廣地丁
A+醫學百科 >> 廣地丁 |
[原植物]
Gentiana loureiri (D.Don) Griseb.-龍膽科 Gentianaceae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3~9 cm。根細小。莖直立,叢生,少分枝。葉對生,無柄,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近基部葉較大,長1~2cm,寬4~7mm,上部葉較小,長2~5mm,寬2~5mm,先端尖銳,基部常下延成鞘狀,全緣,具小睫毛,主脈明顯,側脈不明顯。花單生於枝端,花萼筒狀,長約為花冠的1/3,先端5裂,邊緣具小睫毛。花冠漏斗狀,長1.4~1.6cm,外面黃綠色,內面藍紫色,先端5裂,裂片短三角形,其間有5摺;雄蕊5,著生於花冠上,不外露;子房上位,具柄,1室,柱頭2 裂。蒴果倒卵形,壓扁狀,2瓣裂。種子多數。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於山野或丘陵地帶的草地。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林。
[採制]
春、夏花開期採收帶根全草,除去雜質泥沙,晒乾。
[藥材及產銷]
廣地丁Herba Gentianae loureiri 主產於廣東、廣西、均自產自銷。
[歷史]
廣地丁為商品紫花地丁的一種,因其主要習用於廣東和廣西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一部以廣地丁之名予以收藏。
[化學成份]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鑒定與藥用植物教研室分析,全草有黃酮類、甙類、多醣類成分的反應。
[性味及功效]
味苦、辛,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能。用於流感,咽喉腫痛,闌尾炎,疔瘡腫毒,癰疽發背,無名腫毒。用量6~15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部。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多皺縮成團,伸展後全株長3~9cm。根細小,土黃色。莖叢生,常呈暗紫色。葉對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基部葉密集,長1~2cm,寬4~7mm,上部葉稀疏,較小,長2~5mm,綠色,先端尖銳,基部下延連合成鞘狀,全緣,有小睫毛。花單生於枝頂;花萼筒狀,先端5裂;花冠漏斗狀,淡黃色或淡藍色。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以株矮小,葉色青綠,花色紫藍,完整者為佳銓。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直徑0.9mm):表皮細胞單列,有些細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乳頭狀突起,長 15~25μm;外被較厚的角質層,外緣呈細齒狀。表皮下有厚角細胞一列。皮層寬廣,有裂隙,細胞類圓形,排列較疏鬆。韌皮部較窄,細胞排列緊密,木質部的內側亦可見韌皮部,內外韌皮部均可見散在的篩管群。木質部由導管、纖維和管胞組成。髓部細胞較小,中空。皮層、韌皮部細胞內有粘液質和黃色油珠狀物,此油珠狀物亦偶見於髓部。
廣地丁莖橫切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橢圓形,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乳頭狀突起,外被角質層。柵狀細胞兩列,通過主脈。海綿組織內含黃色油珠狀物。葉緣部分葉肉組織為數列厚壁細胞,壁不木化。下表皮細胞較小,被角質層.葉緣部的表皮細胞伸長,形成小睫毛,長約30~50μm,偶可見2~3個細胞構成的小睫毛。
廣地丁葉橫切面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曲,有乳頭狀突起,呈不規則圓圈狀,並以乳頭狀突起為中心有輻射狀角質紋理。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表面被角質紋理。氣孔不定式,微突出於表皮。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在水浴上上迴流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到約4ml,作下列實驗: 1. 取上述樣品溶液0.5ml,加濃鹽酸數滴及鋅粉少許,在水浴上加熱,顯紫紅色。(檢查黃酮類) 2. 在濾紙上點上述樣品溶液,加硼酸丙酮飽合液,吹乾,再加10%枸櫞酸丙酮液,干後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顯蘋果綠色熒光。(檢查黃酮類) 3. 薄層層析 吸附劑 :矽膠H(青島)加1%CMC濕法鋪板,105~110℃活化1小時。展開劑 :氯仿-甲醇-甲酸(20∶10∶3)。展距17cm。在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熒光斑點。顯色劑:用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噴洒,干後在紫外光燈下觀察,可見由淡黃色轉為亮黃色熒光斑點。
[附註]
1.紫花地丁 Herba Violae (英) Purpleflower Violet 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乾燥全草。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根莖長約1cm;主根粗長,黃白色。葉基生,葉片舌形、長圓形或圓狀披針形,基部截形、圓鈍或楔形,先端鈍,邊緣具平圓齒,兩面綠色,被短毛,果期葉片可達10cm,基部近心形;葉柄細長;托葉近一半與葉柄合生,分離部分呈披針形。花梗與葉近等長或稍長,被毛。花萼5,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膜質,宿存;花瓣4枚,紫色或紫堇色,倒卵形或長圓形,側瓣無鬚毛,下瓣具距,距長4~6mm, 末端稍變化彎曲;雄蕊5,花絲寬短,下面兩枚的基部具蜜腺,伸入花瓣距內,花藥聚合;子房無毛。蒴果長圓形,長約1cm,無毛。種子多數,長圓形,棕黃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4~9月。本品多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直徑1~3mm,淡黃棕色,有細縱皺紋。葉基生,灰綠色,展平後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 cm,寬1~2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具鈍圓齒,兩面有毛;葉柄細,長2~6cm,上部具明顯狹翅,花莖纖細;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3裂,種子多數,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稍黏。
性寒,味辛,苦。歸心、肝經。屬於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2. 甜地丁 為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Ege的乾燥全草。根呈長圓錐形或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 直徑3~13mm, 莖短。基生奇數羽狀複葉。葉柄細長,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小葉片成橢圓形或長圓形,大小不一,灰綠色,被白色茸毛。花萼鐘形,先端5裂,齒不等長;花冠蝶形,紫色或黃棕色;雄蕊10,成二體;子房密被茸毛,花柱上端捲曲。莢果圓桶狀,長13~22mm,被白色茸毛。種子腎形,直徑1.5~1.8mm,多皺縮,黑綠色。氣微,味淡而後微甜。主產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中南各省區。4~5月挖取全草,晒乾。本品性寒,味甘、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癰腫疔瘡。用量6~30g。(圖62-1)
3. 苦地丁 為罌粟科植物布氏紫堇Cordalis bungeana Turez.的乾燥帶根全草。多皺縮成團。主根圓柱形,較細短,長3~5cm,直徑1~3mm, 常呈兩股扭曲狀。莖灰綠色或黃綠色,長5~20cm,於基部叢生,有5棱及縱紋,斷面中空。葉多皺縮破碎,暗綠色或灰綠色,有長柄,2~3回羽狀全裂,裂片纖細。蒴果灰綠色或黃綠色,扁長橢圓形,果皮常破碎或裂成兩片,但留有兩條棕黃色的種框。種子扁心形,表面有網狀紋理,黑色,有光澤,種阜黃白色。氣青草樣,味苦而持久。主產於內蒙古、河北、遼寧、山東、山西等地。全草含多種生物鹼,總量達0.6%,主要有紫堇靈(corynoline)、乙醯紫堇靈(acetylcorynoline)、四氫黃連素(tetrahydrocoptisine)和普羅托品(protopine)等生物鹼。具抗病毒和抑菌等藥理作用。性寒,味辛、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癰腫疔瘡,風熱感冒,暴發火眼,支氣管炎,腸炎,肝炎。用量15~30g。
四川成都一帶以龍膽科植物石龍膽(Gentiana squarrosa Ledeb.)的帶根全草當紫花地丁用,與廣地丁(華南龍膽)外形相似,但葉片較大,莖生葉長1~2cm,寬1cm。下部生葉長可達1~3cm,寬1cm。先端有芒尖。莖不呈紫色。用顯微鑒別易於區別。葉表面觀:表皮細胞沿葉片長軸呈縱向延長,上表皮細胞垂周壁較平直;下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曲。有乳頭狀突起。葉橫切面:葉肉組織分化不明顯,細胞中含有多數小形草酸鈣柱晶和小方晶。但薄層層析無明顯區別。
紫花地丁的習用品為廣地丁。廣州地區曾長期將華南龍膽作地丁入藥,故名廣地丁。紫花地丁與廣地丁應分列條目,二者的化學成分,療效對比研究有待深入。
關於「廣地丁」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