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學院
A+醫學百科 >> 安徽中醫學院 |
安徽中醫學院創建於1959年,2000年省政府批准省醫藥學校併入該校。2005年,學校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良好成績,被評為安徽省第七屆文明單位;2006年,在安徽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
目錄 |
學校簡介
[英]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安徽中醫學院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特色,兼有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門類的高等學校,是安徽省中醫藥高等教育、臨床和科研的重要中心和主要基地。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700多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87人,副教授、副主任309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80餘人、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治學嚴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並且有有來自國內外的30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我校客座教授,建立了新安醫學省級創新團隊,現代中藥研發產業創新團隊進入省首批「115」產業創新團隊。
學校規模
學校佔地總面積328畝,分東、西兩個校區。現有在校本專科生9000人;碩士生525人;留學生(台灣學生)72人;成教生2000餘人。現有碩士點18個;博士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本科專業(方向)26個。
學校設有中醫臨床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醫藥信息管理學院7個級學院和一個研究生部。
學院創建於1959年,秉承「南新安、北華佗」的醫學傳統,歷經40餘年的建設發展,現擁有7個教學系(部)、22個本科專業(方向)和11個專科專業、兩所附屬醫院和一所國醫堂門診部、四個中醫藥高科技研究所、一所成人教育學院,近百所實踐教學實習基地。建有一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三個省級重點學科,有4個博士生聯合培養基地,1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圖書館藏書31萬冊。學院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首創製藥工程專業,與北京、廣州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與合肥西區四所高校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聯合辦學之路。1996年起獲准對國外招收留學生,1997年起獲准對港、澳、台地區招生。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蓬勃發展、成人教育和留學生教育並存的高等教育體系。學院現有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學)、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中醫內科)、3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5個省級重點專科、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2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門省級重點課程、14門省級精品課程。
歷史沿革
安徽中醫學院創建於1959年,2000年省政府批准省醫藥學校併入該校。2005年,學校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良好成績,被評為安徽省第七屆文明單位;2006年,在安徽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安徽「北華佗、南新安」的醫學傳統,已經形成「弘揚新安醫學,培育中醫人才」的辦學特色。在中醫藥學科建設、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對外交流、中醫藥產業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學校積極探索複合型高等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模式,重視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教育,加強適應能力的培養,促使單一專業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化。在認真落實學年學分制專業計劃的同時,還大力開展以實踐技能培養為中心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校園學術文化活動,為莘莘學子提供錘鍊意志、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馳騁才華的環境。
學校以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己任,處處強調以生為本,努力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綜合素質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學校堅持走「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技強校、特色弘校」之路,積極推進學科建設工程、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工程,畢業生就業指導拓展工程、對外交流與合作拓展工程、校園文化建設工程,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教學、科研、醫療水平,使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持續協調發展,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良好等級。學校培養造就的人才,廣及省內外和世界各地,發揮著業務骨幹、管理中堅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
學科建設
有2個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學)、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中醫內科)、3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5個省級重點專科、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2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門省級重點課程、14門省級精品課程。設有中醫臨床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藥經濟管理學院、醫藥信息工程學院、社會科學部及成人教育學院。
專業介紹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是我校首批獲得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點。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講師14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24人,師資力量雄厚,梯隊結構合理。 主要研究方向:
①藏象理論與實質研究;
②病因病機學說研究;
③治則治法機理研究;
④內經研究。
本學科在探索中醫藥學理論認識規律的過程中,注重方法學的改進,注重培養複合型的高級中醫藥人才。運用現代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的指標去研究中醫理論,在繼承名老中醫傳統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系列的研究工作,達到了分子生物學水平,同時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多因素複合所致病證結合實驗性腦缺血動物模型,在同行中受到了普遍認同。學科重視從中醫理論的發展源流探討中醫基本理論的實質,同時打好紮實的中華傳統文化根底,使中醫學理論有一個堅實基礎,以利於引導其正確發展。
近五年,本學科點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公開發表論文約20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30餘部,獲省部級獎2項,其他科研獎項10餘項,發明專利1項,科研成果轉讓1項,直接經濟效益120萬元;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目前承擔科研項目34項,科研經費近200萬元。
中醫臨床基礎
中醫臨床基礎碩士學位點是2003年增碩士點。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國內著名的中醫學家,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講師3人,其中碩士8人,在讀博士生3人。幾十年來,學科組辛勤耕耘,代代相傳,取得了豐碩成果,確立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核心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及其具體運用,「立足臨床,繼承創新」為培養碩士生的指導思想。主要研究方向:
①仲景病證結合診治規律及其臨床運用研究。其特色在於藉助臨床及文獻、實驗等手段和方法,全面系統整理和客觀標準地揭示仲景確立的病證結合診治體系涉及的多層次內容所涵蓋的基本規律。
② 《傷寒論》 、《金匱要略》治則治法及方藥配伍規律的研究;
③《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原著的文獻學及學術思想研究;
安徽中醫學院
本學科在安徽省和國內都具有顯著的特色和優勢,近五年內,共發表論文264篇,獲省部級獎4項,出版《傷寒論通俗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講義》、《內經通俗講義》、《中醫外感病學》及《金匱要略臨床新解》等專著70餘部。目前承擔各科研項目共21項,科研經費達30萬。
中醫醫史文獻
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碩士學位點於1979年建立,由中醫文獻學、中醫醫學史和醫古文等學科綜合組成。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曾獲得國家和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完成和在研各級科研項目十餘項,其中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承擔教育部重大人文課題一項。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國近代醫學史研究。本研究方向立足於我國近代特有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結合近代醫學發展的特點,著重研討:
①近百年來全國及本省中西醫學發展的狀況,相互間關係等;
②近百年來全國及本省醫學教育、醫學管理、醫療機構等的產生、發展和傳染病防治狀況及其成效;
③全國及本省《志書》中有關衛生醫療保健等內容的整理。
2、中醫臨床文獻整理與研究
3、中醫各家學說研究
4、中醫古籍語言文字研究。中醫學術的發展演進與中醫古籍的訓詁密切攸關。主要研究目標:
①對古代中醫訓詁的各種體式,主要是中醫經典著作的訓詁要籍進行分類分項的專門研究,分析歸納傳統中醫訓詁的條例,總結古代中醫訓詁學家的學術成就;
②運用訓詁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結合校勘、標點、注釋、翻譯、輯佚、辨偽等方面的具體實踐,開展專題研究,辨彰學術,明析是非,以促進中醫古籍整理水平的提高。
5、新安醫學(史、文獻、流派)研究。新安醫學是明清時期興盛於我省徽州的地方醫學,以擁有眾多著名醫家和醫著而享譽國內外。本學科在新安醫家生平考證、醫籍整理、學術思想研究諸方面已取得豐碩成果。還將對新安醫學文獻進行全面敘錄,開展新安醫學流派研究、新安醫學特色治法和名醫代表方的開發運用與研究、新安醫學與徽州文化關係的研究等。
成果
'十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各類研究課題及橫向合作研究課題324項、省校兩級教研項目60項,科研經費3540萬元,獲研究成果107項;在省級以上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551篇,編寫出版論著和教材193部。《安徽中醫學院學報》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等大型資料庫統計源期刊,辦刊水平位於全國中醫藥院校學報的前列。迄今為止該院已培養造就萬餘名高級中醫藥人才,他們廣及省內外和世界各地,發揮著業務骨幹、管理中堅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近年來,我院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就業形勢呈現逐年上升的良好勢頭。
學院對外交流和友好往來日益頻繁,是安徽走向世界、開展對外交流的窗口。學院與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數十個國家及港台地區醫學界廣泛開展著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活動,對奈及利亞、阿曼、阿聯、葉門等國不斷進行援外醫療活動,與美國加州育英大學、加拿大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澳大利亞國際中醫學院、日本東洋文化技療學院、韓國韓瑞大學等建立了友好關係。自2002年起,學院與韓國韓瑞大學每年互派留學生。隨著世界性的中醫、中藥、針灸、推拿學熱潮的興起,外向型人才培養與對外學術交流、科技合作的領域正進一步拓展。
學院一直致力於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積極探索複合型高等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模式,重視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教育,加強適應能力的培養,促使單一專業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化。在認真落實學年學分制專業計劃的同時,還大力開展以實踐技能培養為中心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校園學術文化活動,為莘莘學子提供錘鍊意志、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馳騁才華的環境。學院現有普通高等教育各層次在校生6000餘人,成人教育在校生5000多人,為適應社會對中醫藥和其他專業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學院積極挖掘辦學潛力,充分整合辦學資源,積極拓展理、工、管理及信息類、經濟類新專業。為保證本科教學質量,學校近幾年不斷加大投入,加強實驗室、圖書館等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進行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不斷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進一步改善學生的食宿條件,建立完善勤獎、貸、勤、補、減制度及貧困生資助體系,加大校園精神文明創建力度,積極拓展畢生就業渠道,為喜迎有為青年報考就讀我院做好了充分準備。
安徽是華佗醫學、新安醫學的發祥地,名醫輩出,影響深遠。我們願為弘揚祖國醫學和維護人類健康而踵事增華,建功立業。
|
關於「安徽中醫學院」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