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五邪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二十二九針之二 >> 五邪刺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目錄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五《刺節真邪篇》。又自「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至「真氣存」,見《甲乙經》卷五第二。自「請言解論」至「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見《甲乙經》卷七第三。自「大熱遍身」至「所謂推而散之者也」,見《甲乙經》卷七第二。自「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至末,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篇。惟自「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以下至末,袁刻及別鈔本均缺,平從日本仁和寺宮御所藏殘卷十三紙中檢出補入,經文楊注缺而復完,洵堪寶貴也。

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何謂五邪?岐伯曰:疾有時癰者,有容大者,有狹小者,有熱者,有寒者,是謂五邪。黃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過五章,癉熱消滅,腫聚散亡,寒痹益溫,小者益陽,大者必去,請道其方。

五法須①別為章也。癉,熱病也,音丹。

平按:「時癰」《靈樞》、《甲乙》作「持癃」。「有容大者,有狹小者」,《甲乙》無「容」、「狹」二字。

①「須」,盛文堂本作「題」;仁和寺本蟲蝕不完,觀其剩形,似「須」字。

凡刺癰邪,無迎隴,

隴,大盛也。癰之大盛將有膿,不可迎而瀉之也。

平按:「無迎隴」上,《甲乙》有「用鈹針」三字。

易俗移性不得膿,詭道更行,行去其鄉,不安其處所乃散亡,

易其常行法度之俗,移其先有②寒溫之性,更量膿之所在,上下正傍,以得為限,故曰去其鄉,不安於處一,病乃散亡也。

平按:「詭」《靈樞》作「脆」,《甲乙》作「越」。「行」字,《靈樞》、《甲乙》不重。「處所」,「處」字袁刻脫。注「處一」,恐是「一處」傳寫之誤。

②「有」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為」。

陰陽過癰所者,取之其輸瀉之。

諸陰陽之脈過癰所者,可取癰之所由之輸瀉之也。

平按:「過」《甲乙》作「遇」;《靈樞》「癰」下無「所」字。

凡刺大邪,日③以小泄,奪有餘,乃益虛。栗其道,針干④其邪肌肉親,

大邪者,實邪也,行瀉為易,故小泄之,益虛取和也。於針之道,戰慄謹肅⑤,以針干邪,使邪氣得去,肌肉相附也。親,附也。

平按:「大邪」下,《甲乙》有「用鋒針」三字。《靈樞》「栗其道」作「剽其通」。《甲乙》「栗」作「標」。《靈樞》、《甲乙》無「干」字,袁刻「干」作「於」,注同。

③「日」,盛文堂本同。仁和寺本作「曰」。

④「干」,盛文堂本作「於」。注同。

⑤「戰慄謹肅」,盛文堂本作「戰慓謹書」;仁和寺本殘,作「戰慓□□」,所缺字蟲蝕不完,似為「謹肅」。

視之無有,反其真,

視邪氣無有,反其真氣乃止也。

平按:「反其真」,《甲乙》作「乃自真道」四字。

刺諸陽分肉間。

刺大邪所在⑥也。

⑥「所在」,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在所」。

凡刺小邪曰⑦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

小邪,虛邪也。行補為難也,故曰大補,使其實也。

平按:「小邪」下,《甲乙》有「用員針」三字;「補」下有「益」字。

⑦「曰」,盛文堂本作「日」。

視其所在迎之界,遠近盡至不得外,

界,畔際也。視虛實⑧畔界,量真氣遠近,須引至虛中令實,不得外而不至也。

平按:注「須」下原不缺,袁刻誤空四格。

⑧「虛實」,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虛邪」。

侵而行之,乃自費,

侵,過也。補須實,知即止,補過即損正氣。費,損也。

平按:「費」《甲乙》作「貴」,注云:「一作費。」

刺分肉之間也。

刺小邪所在也。

凡刺熱邪,越而滄,出遊不歸乃無病,為開道乎,

刺熱之道,瀉越走氣①,便覺滄然;熱氣不歸,病則愈也。

平按:「熱邪」下,《甲乙》有「用鑱針」三字。「滄」《靈樞》作「蒼」;「開道」作「開通」。注「走氣」,袁刻缺「走」字。「覺」上原缺一字,謹擬作「便」②。

①「走氣」,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熱氣」。

②「便」,仁和寺本缺。盛文堂本為「便」字。

辟門戶,使邪得出,疾乃已。

辟,開也。

平按:「辟」《甲乙》作「闢」。

凡刺寒邪日以溫,徐往疾去致其神,門戶已閉氣不分,虛實得調真氣存。

刺寒之道,日日使溫,徐往而入,得溫氣已,,去疾而出針,以致神氣為意也。

平按:「寒邪」下,《甲乙》有「用毫針」三字。「疾去」《靈樞》作「徐來」。

黃帝曰:官針奈何?岐伯曰:刺癰者用鈹針;刺大者用鋒針;刺小者用員利針;刺熱者用鑱針;刺寒者用毫針。

刺五邪者,九針之中,用此五針,是所宜也。

平按:《甲乙》無此一段。

請言解論,與天地相應,四時相副,人蔘天地,故可為解。

人法天地,故可為解。人應天地之數,故請言之。

下有漸洳,上生葦蒲,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

洳,汝據反,漸洳,潤濕之氣也。見葦蒲之茂悴③,知漸洳之多少;觀人形④之強弱,識血氣之盛衰。

③「茂悴」,盛文堂本作「□焠」,仁和寺本作「□悴」。

④「形」,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身」。

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⑤,腠理開,血氣泄⑥,汗大泄,肉淖澤。

春夏,陽而暑也,草木陽氣,滋其枝葉,根莖少汁也。荄,莖也。有本「荄」為「葉」者,非也。人亦如之,氣溢於外,皮腠開⑦湊,大汗泄出,血氣內竭⑧。

平按:《靈樞》、《甲乙》「滋」下有「雨」字。「荄」《甲乙》作「莖」,注云:「《靈樞》作荄。」

⑤「緩」,盛文堂本作「緻」。

⑥「泄」,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減」。

⑦「開」,盛文堂本作「淖」;仁和寺本此字殘,左半部「氵」尚可辨。

⑧「竭」,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減」。

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致,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澀。

秋冬,陰而寒也,陽氣下①降,寒氣在地,地凍水冰,人氣亦然,暖②氣入臟,陰氣在於皮膚,故腠理閉塞,血氣強,肌③肉堅澀也。

平按:以下從殘篇中檢出補入。

①「下」,盛文堂本作「不」。

②「然,暖」,仁和寺本缺一字,作「□暖」;盛文堂本作「大痠」,疑誤。

③「氣強,肌」,蕭本原空三格。仁和寺本亦缺此三字。今依盛文堂本補入。

善穿地者④,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而脈涘結,堅搏不往來者,亦未可即柔。

水之性流,故謂之往。言水可往而冰不可流。人之在冬,四肢寒⑤冷,脈□肉□⑥,故不行針也。今⑦之醫⑧者,歲⑨寒之時不與⑩,而針傷肌破肉,更增他病,可不衰歟?四厥,四肢逆冷(11)也。

平按:「穿地」《甲乙》作「窮地」;「四厥」作「四逆」。「而脈涘結」《靈樞》、《甲乙》作「血脈凝結」。《甲乙》「未可」作「不可」。

④「善穿地者」前,蕭本原有「當是之時」四字,盛文堂本有「當」字。均據仁和寺本刪。

⑤「四支寒」,蕭本原空二格;盛文堂本作「四支寒」;仁和寺本「支寒」二字殘缺,其殘畫似此二字。

⑥「□肉□」,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澀肉堅」。

⑦「今」,蕭本原空一格。今據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補入。

⑧「醫」,蕭本原作「鑿」。仁和寺本殘,其殘形似「醫」字。

⑨「歲」,蕭本原作「發」。盛文堂本作「嚴」。今據仁和寺本作「歲」。

⑩「時不與」,蕭本原空三格。盛文堂本作「時不獎」。今據仁和寺本作「時不與」。

(11)「逆冷」,蕭本原作「□冬」。今據仁和寺本、盛文堂本作「逆冷」。

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常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

善(12)行水穿地者,必待春夏也。冬日用針者,須姜、椒、桂、酒之巾熨,令經脈淖澤調適,然後可行針也(13)。兩掌(14)、兩腋、兩肘、兩腳、膕、膝、項之與脊□之(15)□十二(16)經脈所行要處,熨通脈道也(17)。

平按:《甲乙》「凍解」上有「窮地者必待」五字;「而」字下無「水可行」三字;「穿」作「窮」;「熨」下有「火以」二字。「常」《靈樞》、《甲乙》作「掌」,據本注亦宜作「掌」,恐傳鈔之誤。「以調之」《甲乙》作「以調其氣」。「火氣通」《靈樞》作「火氣已通」,《甲乙》作「大道已通」。

(12)「善」,蕭本原作「若」,今據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13)「也」字,蕭本原無。今據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加。

(14)「兩掌」,仁和寺本誤作「兩一」;盛文堂本作「兩手」。

(15)「之」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肫」,仁和寺本殘缺難辨。

(16)「十二」,蕭本原空二格,盛文堂本誤作「解」。今依仁和寺本作「十二」。

(17)「熨通脈道也」,盛文堂本作「故熨之通脈道也」;仁和寺本有缺文,作「□熨天□□道也」。

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以解結者也。

病之堅緊,因適破散,□□□□因□□經(18)。

平按:「散之」《甲乙》作「決之」。

(18)「□□□□因□□經」,盛文堂本作「令其□□因於解結」;仁和寺本有缺字,作「令□□因□□」。

用針之類,在於調氣

氣之不調則病,故療病者在於調氣也。

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

胃受水谷,以生於氣,故水谷之氣積於胃也。衛氣起於胃之上口①,營氣起於胃之中

口②,營在脈中,衛在脈外③,今用針調於胃氣④,通於營衛,使各行其道也。

①「上口」,蕭本原空二格,今據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補。

②「中口」,蕭本誤作「內口」,今據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③「營在脈中,衛在脈外」,蕭本原作「營行於脈中,衛行脈外」,盛文堂本作「營在脈內,衛在脈外」。今依仁和寺本改。又按:仁和寺本「衛」前空一格,據文義似無缺字,待考。

④「用針調於胃氣」,盛文堂本作「月針謂於胃氣」,似有誤。仁和寺本「用」字殘缺右半,初看似「月」字;「於」字殘,似「大」字。

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

谷入於胃,其氣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流於胃,胃之氣上出於口,以為噫氣。肺之宗氣留積氣海,謂胸間動氣也。動氣下者,注於氣街⑤,生肺脈者也⑥。

平按:《甲乙》「留于海」作「留積在海」。

⑤「注於氣街」,盛文堂本作「注經氣街」;仁和寺本第二字殘,似「經」字。

⑥「生肺脈者也」,盛文堂本作「生足陽明脈,上注肺也」;仁和寺本有缺字,作「足陽明脈□□也」。

其上者走於息道。

肺之清氣積于海者,走於息道,以為呼吸也。

平按:《甲乙》作「上行者注於息道」。

故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涘而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厥,謂⑦逆冷。胸⑧之動氣,不循脈行下至於足,故曰涘而止也。冬日不用火調,不可取也⑨。

平按:「涘而止」《靈樞》、《甲乙》作「凝而留止」。《甲乙》「弗能取之」作「針弗能取」。

⑦「謂」,盛文堂本誤作「四支」。仁和寺本亦作「謂」。

⑧「胸」,盛文堂本作「心」;仁和寺本亦作「胸」。

⑨「也」字前,盛文堂本有「之」字。

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如循之,按而彈之,視其變動者,乃後取而下之。

用針之法,必先⑩察經絡虛實,實則切循其脈,虛則按其所針之處,以手彈之,視其變動,然後取而下之也。

平按:「切如循之」《靈樞》、《甲乙》作「切而循之」。「變動」《靈樞》、《甲乙》作「應動」。「取」下,《靈樞》有「之」字。

⑩「必先」及後文「實則」、「虛則」,盛文堂本及仁和寺本均作「一則」、「二則」、「三則」。

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已也。

三陽三陰,六經相得,不可有病,雖客邪為病,必當自已也。

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者也。

一經,十二經中隨是何經也。大經(11)隨身上下,故為從也。絡脈傍引,故為橫也。正經上實下虛者,必是橫絡受邪,盛加大經(12)以為病者(13),故視瀉之,故為解結也①。

平按:《甲乙》「瀉之」下,有「通而決之」四字。

(11)「大經」,盛文堂本作「夫經絡」;仁和寺本缺一字,作「夫經□」。

(12)「大經」,盛文堂本作「正經」;仁和寺本亦作「大經」。

(13)「病者」,盛文堂本作「病法」;仁和寺本亦作「病者」。

①「故為解結也」,仁和寺本第一字缺上半部,觀其殘形,似為「以」字;盛文堂本作「以為解經也」。

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則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所謂推而上之者也。

上寒,腰以上寒;下熱,腰以下熱。項太陽之太陽脈也。久留針者,推別熱而使之上也。熱既聚於肩項,為令和之,故熨使下也。推熱令上,故曰推而上之也。

平按:「已則熨」《靈樞》作「已刺則熨」,《甲乙》作「已刺則火熨」。「下合」,「合」字《甲乙》注云:「一本作冷。」

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

腰以上熱,腰以下冷,視腰以下有虛脈陷於余經及絡者,久留針,使氣下乃止,故曰引而下之者也。

平按:「陷下」《靈樞》作「陷之」。

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

足陽明主氣②,其氣強盛,狂妄見聞及妄言,多因此脈,故取陽明正經及絡,以去之也。

平按:「狂而妄見妄聞妄言」《甲乙》作「故狂言,妄見妄聞」。

②「氣」,盛文堂本作「熱」;仁和寺本此字殘缺,觀其剩形,似「氣」字。

虛者補之,血實者瀉之。因令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俠③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復上如前,熱去乃止,此謂推而散之者也。

若④足陽明上實下虛為狂等病,宜⑤補下虛經也。上之血絡盛而實者,可刺去血以瀉之,因令仰臥,以手按人⑥迎之脈,□⑦下至缺盆中,復⑧上來去,使熱氣泄盡,乃可休止,故曰推而散之也。有本為「腹上如前」,恐錯也。

平按:「血實者」《靈樞》作「血而實者」,《甲乙》作「血如實者」。「因令偃臥」《靈樞》作「因其偃臥」。「俠按頸動脈」,《靈樞》「俠」作「挾」,《甲乙》作「按其頸動脈」。

③「俠」,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使」。

④「若」字,蕭本及仁和寺本均缺字。今據盛文堂本補。

⑤「宜」字,蕭本及仁和寺本均缺字。今據盛文堂本補。

⑥「人」字前,盛文堂本、仁和寺本均有「頸」字。

⑦「下」字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肘」;仁和寺本此字有缺筆,似「後」,似「復」,殊難辨也。

⑧「復」,盛文堂本誤作「後」。

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寒熱、或癢、痹、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上經十二經脈,生病各異。此言一脈生數十種病,變化無窮者,十二經生病,非無有

□⑨,至於變化,亦不可窮,故欲取者,甚須審察,不得輕然以定是非也。

平按:《靈樞》「或寒熱」作「或寒或熱」;「或癢、痹」作「或癢或痹」。

⑨此處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異」;仁和寺本該字殘,其下半部似為「木」字。

參看

32 五節刺 | 九刺 32
關於「太素/五邪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