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學/藥物的代謝
醫學電子書 >> 《醫院藥學》 >> 生物藥劑學 >> 藥物的代謝 |
醫院藥學 |
|
藥物進入體內經過吸收、分布至呈現藥理作用,但若機體攝取的藥物一直留在體內持續發揮作用,機體就會中毒甚至死亡。又由於多數藥物具有較高的脂溶性,若藥物以原形從腎臟排泄時,由於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又將藥物留於體內。所以機體攝取的藥物在排泄前,必須變成脂溶性較低或水溶性較高的物質,以便排出體外,這種反應即為代謝。從這個角度來看代謝是機體對藥物這種異物的防禦反應。另一方面,從投與藥物期望它出現作用的角度來說,代謝則成為設計藥物的合理用法或考慮調節作用時間的重要線索之一。簡言之,藥物代謝是外來有機藥物在體內的生理化學變化過程。
(一)藥物代謝部位和藥物代謝酶進行藥物代謝反應的部位是在肝臟,最重要的代謝反應-----氧化反應幾乎全部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反應必須有酶參予,藥物代謝酶(簡稱藥酶)通常分為微粒體酶和非微粒體酶兩類。
1.肝微粒體藥酶系肝微粒體藥酶催化的反應包括N----去烷基、O----運河烷基、芳環及側鍵的羥基代、硫氧化、氮羥基化及硫被氧取代。該酶系的催化作用可針對許多結構不同的藥物,但只催化能通過細胞膜的脂溶性藥物代謝。
2.非微粒體酶系統只有少數藥物由非微粒體酶系代謝。一般來說,凡屬結構類似體內正常物質、脂溶性小、水溶性較大的藥物,均由這組酶系代謝:①細胞漿中酶系包括醇脫氫酶、醛氧化酶、黃嘌呤氧化酶等。②粒線體中酶系包括胺氧化酶、脂環素芳香化酶等。其中以胺氧化酶和用藥關係較大,它們能使各種內源性胺類和外源性胺燈氧化脫氫胺生成醛,再進一步氧化滅活。③血漿中酶系包括胺氧化酶、醯胺酶和膽鹼脂酶等。
3.腸道菌叢的酶系統有些藥物的代謝物經膽汁排入腸中,經腸道菌叢轉變為原形後又被吸收形成腸---肝循環,能使藥物作用時間延長,也增加了肝內藥酶負擔;腸道菌叢能將某些營養物質如胺基酸變為胺類、羧酸或烴類等有毒物質,吸收後可增加藥酶負擔,或抑制其他藥物代謝。
(二)藥物代謝反應類型藥物代謝常分二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通常是氧化、還原和水解反應;第二階段是結合反應。但要結合,分子內必須具有能與結合物質起反應的陰離子基團。許多藥物原來不具有這些基團,第一階段的反應即在於暴露或引進這些基團如—OH,--COOH或—NH2等。各種藥物的代謝方式不同,有的只需要經受一種類型的化學變化,多數藥物要經受二個階段的反應。總之不論是經過一個階段或二個階段的反應,其目的是使該化合物轉變成更易溶解於水的形式更易為腎臟排泄。
(三)影響藥物代謝的因素
1.給藥途徑與給藥劑量對代謝的影響;
2.酶促及酶抑作用;
3.影響藥物代謝的生理因素:①性別;②年齡;③個體;④疾病;⑤飲食。
藥物的分布 | 藥物的腎排泄 |
關於「醫院藥學/藥物的代謝」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