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學/藥物的分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院藥學》 >> 生物藥劑學 >> 藥物的分布
醫院藥學

醫院藥學目錄

(一)體內分布與藥效藥物的體內分布是指藥物經吸收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和各組織間的屏障,轉運至各組織的現象。藥物向組織的轉運,不僅對發揮療效,而且對用藥的安全(如藥物是否蓄積在組織中)均起重要作用。因此,為了發揮藥物的藥理作用,應使藥物正確分布至發揮作用的靶器官(rargetorgan)在該部位停留必要的時間,充分發揮作用後,應迅速排泄至體外以確保安全。藥物到達作用部位後,能同一些和它的藥理作用基本無關的細胞內高分子化合物、細胞內顆粒、脂肪成分等細胞成分產生非特異性結合。使之貯留於局部。通常呈現藥理作用的組織內藥物含量只是給藥量中很有限的一部分,這種藥物是通過藥物---受體的相互作用與專門的受體結合的。作用部位的藥物濃度,除主要受在肝臟中進行的代謝速度、透入作用部位的速度、腎或膽汁等部位的排泄速度外,又與藥物向作用部位以外的組織的分布特性有關。藥物在分布過程中,作用部位分布的有效藥物濃度,關鍵在與受體的結合程度。

(二)表面分布容積人體的體液是由細胞內液、組織間液和血漿三部分組成的。組織間液處於細胞內液與血漿之間,它與血漿一起組成細胞外液。普通成人,水份約佔體重的58%,其中血漿只佔體重的5%左右(故血漿只相當於體內水分的1/3),組織間液約佔體重的13%以及細胞內液約佔體重的41%。因此,60kg體重的成人約有總體液36lL,其中血漿約2.5L,組織間液約8L(故細胞外液約為10.5L),細胞內液約25L。血液以外的水分多達33L。為了使藥物的血中濃度具有意義,必須有一個血藥濃度與體內總藥量的關係式,在這關係式中要引進表現分布容積(Vd)這一概念。表現分布容積是藥物的一種特性,不是體內含藥的真實容積,而是藥物充分均勻分布的假設前提下,體內全部藥物按血中同樣濃度溶解時所需的體液總容積。若血液內的藥物量為D,並設血漿與組織間達到平衡後血漿中濃度為Co,則Vd=D/Co(單位:升)。若藥物靜脈注射後立即達到分布平衡,則在開初時體內藥物量基本上等於靜脈注射劑量Xo,此時若測得血藥濃度為Cod

Vd=Xo/CodD=Vd.Cod

上式表明,當一個藥物的Vd值求得(或可從有關書刊中查得)後,只要測出血藥濃度,即可算出用藥後任何時間內的體內藥物總量。

(三)影響藥物分布的因素

1.體內循環與血管透過性;

2.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能力;

3.蓄積作用;

4.肝臟的首過作用。

(四)淋巴系統的轉運血液循環淋巴循環構成體循環,由於血液流速比淋巴流速快200~500倍,故藥物的轉運主要由血液承擔,但是藥物的淋巴系統轉運,在某種意義上說同樣是很重要的:①某些特定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的轉運必須依賴淋巴管的轉運;②淋巴循環為給藥後不通過肝臟的轉途徑之一,從而避免受肝臟的肛謝破壞,故有其重要性;③當傳染病炎症、癌轉移等使淋巴系統或其外圍產生病灶時,必須讓藥物向淋巴系統轉運。透過血管的小分子通常也容易轉運至淋巴和組織細胞中,位於組織間隙的大分子,雖難於進入血管,但易進入淋巴系統。

1.從血液向淋巴液的轉運;

2.從組織液向淋巴液的轉運;

3.從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轉運。

(五)其它系統的轉運

1.腦內轉運;

2.血球內轉運;

3.胎兒內轉運;

4.脂肪組織的轉運。

32 藥物的吸收 | 藥物的代謝 32
關於「醫院藥學/藥物的分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