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兩宋時期校正書局與醫書大量刊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兩宋時期醫學 >> 兩宋時期校正書局與醫書大量刊行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一、政府編纂、校正、頒行的醫書

宋王朝對醫學事業較歷代為重視,政府多次組織官員學者集體編纂醫書,更建立專門機構校勘、刊行,醫書得以廣泛流傳。

(一)政府組織編纂的醫藥學著作:

藥物學書籍方面宋政府曾7次組織人力、物力對大型藥物學著作進行修訂、校正。在方書和方劑學著作方面政府也曾4次組織醫官集體編纂大型方書,並組織官鑄針灸銅人,編纂針灸圖經。最值得一提的是校正醫書局的成立。

宋以前醫籍多賴輾轉手抄,流傳,以致訛誤、衍脫很多。宋政府在開國不久即詔令徵集收購醫書,進行整理、修訂。嘉祐二年(1057)仁宗採納了樞密使韓琦的建議,設置校正醫書局於編集院,集中了一批著名醫家,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校正工作,並命直集賢院掌禹錫林億校理、張洞校勘、蘇頌等為校正,後又增命孫奇高保衡孫兆為校正。這是我國出版史上首次由政府設立的醫書校正專門機構。校正醫書局設立後,搜求佚書,徵集眾本,進行嚴肅認真地校正,「正其訛謬,補其遺佚,文之重複者削之,事之不倫者緝之」(見高保衡等《新校備急千金要方序》),幾乎一言去取必有稽考。每完一書則作序陳述校正崖略並予以評價。隨即奉請皇帝,親覽,然後交由國子監刻版刊行。經過校正的醫書大部在熙寧間(1068~1077)陸續印行。宋代對醫籍的校正和刊行對促進中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使許多瀕臨亡佚的重要醫籍得以保存;又得力當時的印刷術和造紙術的革新,改變了手工抄寫的落後局面,使這些古代醫籍能夠刊行流傳至今,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其歷史作用不可低估。

經校正醫書局重修、刊行的醫藥書籍,現在可知的有:

1、王冰注《黃帝內經素問》,校正後改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2、皇甫謐針灸甲乙經》;3、張仲景傷寒論》;4、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5、王叔和脈經》;6、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7、王燾外台秘要》;8、掌禹錫等《補註神農本草》;9、蘇頌《圖經本草》宋代刻書,可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和仿本三大系統,官刻本指的是政府機關刻書。官刻本又有中央和地方所刻的區別,中央所刻之書以秘書省國子監最為著名。當時國子監除鏤刻經史外,也很注意校刻醫藥書籍,印行書籍還可公開售賣,並允許讀者付款續印。中央官刻本以北宋時為多,地方官刻本則多見於南宋,南宋地方政府各司用公庫錢刻印的書總稱「公使庫本」。此外,各州、軍學、部學、府學、縣學、宮以及書院也都有刻書。宋代印本書籍已大為普及,官刻的醫書種類最多,數量最大。

北宋初中央官刻醫書有;《開寶新詳定本草》、《開寶重定本草》、《太平聖惠方》、《黃帝內經素問》;《難經》、《諸病源候論》、《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要濟眾方》。校正醫書局所刻刊行的醫書計有《補註神農本草》等10部,已如上文所述。

南宋偏安江南後,國勢衰弱、財力日礎,因而中央官刻醫書種數極少,僅三、四種。

北宋時期,地方官刻醫書種類很少,主要有:熙寧二(1069)兩浙東路茶鹽司本《外台秘要方》40卷。南宋時期地方官刻醫書種類和數量都比北宋時為多,主要有:司庫副本9種,郡齋本8種、書院刊本10種。

此外,地方官也有醫書刊刻,如《魏氏家藏方》、《醫說》和《小兒痘疹論》等多種。

二、書商與醫家個人列刻的醫書

(一)書商刊本

書商所刻之書統稱為坊刻本。宋代書坊有很大發展,有的刻書館歷史悠久,刻書流傳廣泛。宋代坊刻較多,以浙江杭州印的浙本為上、四川刻印的蜀本次之,福建刻印的閩本又稱建本或麻沙本最下。

閩刻本主要有:《新編類要圖注本草》等4種,麻沙刻本主要有《本草衍義》等4種。浙刻本及其他坊刻本主要有《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4種。

(二)醫家私人刊本

宋代醫家多有私人出資命工刊刻自著或其他醫書,以廣流傳。主要有史堪的《史載之方》;龐安時門生魏炳刊刻的《傷寒總病論);朱肱曾校刊《金匱要略方》、又刊刻自著《傷寒百問》及《南陽活人書》、《重校正南陽活人書》;閻季忠刊刻《小兒藥證直訣);寇約刊刻《本草衍義》;嚴用和刊刻自著《嚴氏濟生方》。

32 兩宋時期醫政法令、醫事制度和醫學教育 | 兩宋時期衛生保健與養生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兩宋時期校正書局與醫書大量刊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