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蛋白質分子的組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蛋白質化學 >> 蛋白質分子的組成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目錄

一、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單純蛋白質的元素組成為碳50~55%、氫6%~7%、氧19%~24%、氮13%~19%,除此之外還有硫0~4%。有的蛋白質含有磷、碘。少數含鐵、銅、鋅、錳、鈷、等金屬元素。

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為16%。由於體內組織的主要含氮物是蛋白質,因此,只要測定生物樣品中的氮含量,就可以按下式推算出蛋白質大致含量。

每克樣品中含氮克數×6.25×100=100克樣品中蛋白質含量(克%)

二、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胺基酸

蛋白質可以受酸、鹼或酶的作用而水解。例如,一種單純蛋白質用6N鹽酸真空下110℃水解約16小時,可達到完全水解(酸水解的條件下,色氨酸酪氨酸易被破壞)。利用層析等手段分析水解液,就可證明組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胺基酸。構成天然蛋白質的胺基酸共20種。

這些胺基酸為L-α-胺基酸(L-α-amino acid),其結構通式如下:

L-α-胺基酸(L-α-amino acid)結構通式


生物界中也發現一些D系胺基酸,主要存在於某些抗菌素以及個別植物的生物鹼中。

三、胺基酸的分類

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按其α-碳原子上側鏈R的結構分為20種,20種胺基酸按R的結構和極性的不同有以下兩種分類方法。

(一)根據R的結構不同分類(見表1-1):

胺基酸的分類


接上表

胺基酸的分類


1.脂肪族胺基酸(包括棸被鶙羧基酸、一氨基二羧基酸、二氨基-羧基酸)。

2.芳香族胺基酸。

3.雜環族胺基酸。

4.雜環亞胺基酸。

(二)根據側鏈R的極性不同分為非極性和極性胺基酸

胺基酸的R基團不帶電荷或極性極微弱的屬於非極性中性胺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它們的R基團具有疏水性。

胺基酸的R基團帶電荷或有極性的屬於極性胺基酸,它們又可分為:

(1)極性中性胺基酸:R基團有極性,但不解離,或僅極弱地解離,它們的R基團有親水性。如:絲氨酸蘇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谷氨醯胺天門冬醯胺。

(2)酸性胺基酸:R基團有極性,且解離,在中性溶液中顯酸性,親水性強。如天門冬氨酸谷氨酸

(3)鹼性胺基酸:R基團有極性,且解離,在中性溶液中顯鹼性,親水性強。如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

這20種胺基酸都有各自的遺傳密碼,它們是生物合成蛋白質的構件,無種屬差異。在體內,一些特殊蛋白質分子中還含有其它胺基酸,如甲狀腺球蛋白中碘代酪氨酸,膠原蛋白中的羥脯氨酸及羥賴氨酸,某些蛋白質分子中的胱氨酸等,它們都是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之後(或合成過程中),相應的胺基酸殘基被修飾形成的。還有的是在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如鳥氨酸(由精氨酸轉變來的等,這些胺基酸在生物體內都沒有相應的遺傳密碼。

32 蛋白質化學 | 蛋白質分子中胺基酸的連接方式 32
關於「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蛋白質分子的組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