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腹外疝是腹腔內臟器或組織,經腹壁或筋膜的缺損處,向體表突出而形成的腫塊。腹壁強度減弱和腹內壓增高是疝形成的根本原因。

(1) 腹壁強度降低: 先天性因素: 某些組織穿過腹壁的部位, 如精索子宮圓韌帶穿過腹股溝管、股動靜脈穿過股管、臍血管穿過臍環. 先天發育不全的腹白線也可成為腹壁的薄弱點

後天性因素: 腹部手術切口癒合不良,腹壁外傷感染,腹壁神經損傷,老年體弱和過度肥胖肌肉萎縮等,均導致腹壁強度降低.

(2) 腹內壓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難腹水妊娠、舉重、嬰兒經常啼哭等原因可引起腹內壓力增高.

在腹壁強度降低的基礎上,腹內壓力增高是腹外疝發生的重要原因.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環疝囊疝內容物疝被蓋4個部分組成。按病變的性質和程度腹外疝可分為5種類型:

可復性疝:疝內容物很容易回納到腹腔內;

難復性疝:疝內容物不能回納或不能完全回納入腹腔. 其內容物多為大網膜,有些病程長、腹壁缺損大的巨大疝也難以回納.另有少數病程較長的疝,因內容物不斷進入疝囊時,產生的下墜力量將囊頸上方的腹膜逐漸推向疝囊,以至盲腸乙狀結腸膀胱隨之下移而成為疝囊壁的一部分,這種疝稱為滑動性疝,也屬難復性疝.

絞窄性疝:被嵌頓的疝內容物的血液供應發生障礙,甚至完全被阻斷,導致疝內容物發生壞死,引起腹膜炎。按發生的部位常見的腹外疝有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切口疝

嵌頓性疝:當疝環狹小,而腹內壓突然增高時,疝內容物強行擴張囊頸而進入疝囊,而被囊頸卡住,使內容物不能回納到腹腔. 若為腸管嵌頓,因靜脈迴流受阻,導致腸管壁淤血水腫、顏色由鮮紅變為深紅,囊內可有淡黃色滲液積聚;若能及時解除嵌頓,病變腸管可恢復正常. 此外還有嵌頓的內容物僅為部分腸壁,系膜側腸壁及其系膜並未進入疝囊,腸腔並未完全梗阻, 這種疝稱為腸管壁疝或Richter疝. 如嵌頓的小腸小腸憩室(通常是Meckel憩室),則稱Littre疝.  

目錄

(1)臨床表現及分類

腹股溝疝:是指發生在腹股溝區的腹外疝,可分為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兩種:

腹股溝斜疝:多見於嬰幼兒和中年男子,右側多見。起初症状不明顯,僅在站立、行走或劇烈咳嗽等腹內壓力增高時出現腹股溝區腫脹和輕微疼痛,以後在腹股溝區或陰囊內可有復性包塊,平臥或用手推後腫塊消失。可發生嵌頓、絞窄。

腹股溝區可見腫塊,墜入陰囊則多呈梨形,上端小、下端寬大,質軟,咳嗽時觸及包塊,有衝擊感。平臥或向外上方推擠時,包塊可還納、回納後按住內環口,令患者咳嗽,以增加腹壓,包塊不出現。

腹股溝直疝:多見於老年體弱者,特別是伴有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慢性支氣管炎和習慣性便秘者易增加腹壓而導致本病,表現為站立時腹股溝內側隆起,無疼痛及其它不適。

站立時腹股溝內側可見一半球形的包塊,不進入陰囊,平臥後可自行消失,常可在內環處觸及到明顯的腹壁缺損和薄弱。

股疝:多見於中年以上的經產婦女,一般症状輕微,易被忽略,當久站立或咳嗽使映內壓增高時,略有墜脹感。若出現局部劇烈的疼痛,要考慮嵌頓和絞窄的可能。

股疝的疝塊一般位於腹股溝韌帶下方的卵圓窩處,呈半球形隆起,體積不大,由於疝囊頸較狹小,咳嗽無明顯衝擊感。易發生嵌頓和絞窄。

臍疝:臍疝多見於小兒和肥胖的經產婦女。小兒臍疝在啼鬧,便秘時臍部出現半球形包塊,無其它不適。成人臍疝可發生腹痛噁心嘔吐消化道症状。小兒臍疝一般不超過2厘米,多在臍部上方可觸及腹壁的缺損,成人臍疝不易還納,可觸及疝環或臍部的腹壁缺損。當發生嵌頓時疝塊變硬,出現腹痛和腸梗阻的表現。

切口疝:有手術史。站立、行走、咳嗽、腹部用力時,腹壁切口處有腫塊突出,可伴有消化不良腹脹、腹部隱痛等不適。檢查時腹部切口可見手術瘢痕處隆起,可能及質軟的腫塊,站立明顯,平臥後消失,並可觸及加周圍的腹肌裂開、腹壁缺損,及疝內容物。  

(2)治療

西醫治療

①非手術治療:對1歲以內的腹股溝疝可暫不手術,可用棉線束帶壓迫內環處,防止疝塊突出,部分可在生長發育中,腹肌逐漸強壯而可自愈。小兒臍疝可用膠布固定法,即將臍疝還納後,用小塊柔軟絨布墊住臍部,用5厘米的膠布從一側腋中線橫行緊貼臍部,每l-2周更換一次,半年內可愈,但由於膠布有過敏的可能,也可用5分錢大小的金屬片,鑽眼穿繩,並用軟絨布包裹後,按壓在臍部,並將繩子繞腰後打結。對老年體弱不宜手術者可用疝帶壓迫於內環,日間纏帶,休息時解除。

對早期嵌頓性疝,應在醫院試行手法複位。複位成功後應觀察24小時,注意腹病是否好轉。

②手術治療:對各類腹外疝原則上均應行手術治療,治療方法很多,但總的原則是疝囊頸高位結紮、疝修補和疝成形術。  

中醫治療

內服可用小茴香15克,煎湯內服;或黃芪片5片,一日-3次。外治可用生香附子60克,研粗末,食鹽60克用酒醋炒熱,用布包頻熨患處。  

臨床診斷

腹外疝的診斷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是否為腹外疝;位於什麼部位;屬何種病理類型;是否繼發於其他疾病

腹外疝的特點是疝塊必然位於疝環處,於平臥或休息時可回納消失。即使疝內容物被嵌頓或絞窄,追問病史以往也應有疝塊回納史。如疝塊較小或尚未突出體表,用手指按住疝環,使病人咳嗽局部有衝擊感。其次要確定疝環的解剖位置,明確腹外疝的部位以決定選擇何種手術方式。

確診腹外疝後,還應判斷疝內容物有無嵌頓或絞窄,否則會貽誤嵌頓或絞窄性疝的手術時機。嵌頓性與絞窄性疝的鑒別在於確定疝內容物的活力。

此外,如果確診腹外疝合併或繼發於前列腺肥大、慢性支氣管炎、習慣性便秘或其他腹腔內壓力增高的疾病,則尚應適當治療原發疾病,方可進行手術,尤其繼發於肝硬變腹水或腹腔內腫瘤者,更忌作手術治療。如忽視這一點,則必將導致治療失敗。

參看

關於「腹外疝」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