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熱證
A+醫學百科 >> 胃熱證 |
胃熱證(Heat in Stomach),熱邪蘊積於胃,邪熱熾盛所導致,臨床以胃脘灼痛、吞酸嘈雜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多見於胃脘痛、消渴、牙齦腫痛、嘔吐,以及西醫的急慢性胃炎、糖尿病等疾病。
關於胃熱,歷代醫家論述頗多,如《內經》即有「胃氣熱」、「胃中有熱」、「胃中熱則消谷」等。漢代張仲景創白虎湯、白虎加人蔘湯治胃熱煩渴,大黃甘草湯治胃熱嘔吐,為胃熱的治療奠定了基礎。金元時期李東垣又創清胃散治胃熱、牙齦腫痛潰爛、口氣熱臭。元代朱丹溪則立左金丸治肝火犯胃。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邪最易蘊而化熱。若過食辛辣肥膩之物,或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或患溫熱病波及於胃,或過服燥熱藥物等損傷胃腑,則會化火生熱,形成胃熱之證。胃熱證的臨床表現,以胃脘灼痛,吞酸嘈雜,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為主。可兼見食入即吐,或消谷善飢,或牙齦腫痛潰爛、齒衄、口臭等症。以胃病常見症状和熱象共見為辨證要點。熱熾胃中,胃腑脈絡氣血壅滯,故胃脘部灼熱疼痛;胃火熾盛,胃氣上逆,故燒心反酸;胃火耗傷胃中津液故渴喜冷飲;熱盛津傷,大腸失潤,則大便秘結;津傷則小便化源不足,故尿少而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胃熱熾盛之徵。若情志不遂,肝鬱化火,肝經鬱火橫逆侮土,肝胃氣火上逆,則反酸嘈雜,食入即吐;胃熱則機能亢進,故消谷善飢。足陽明胃經循經齒齦,胃熱循經上熏,齦部氣血壅滯,則見牙齦腫脹潰爛;熱傷血絡,血熱妄行,則見齒衄;胃中濁氣上逆,則口中氣臭。若胃熱日久,津液耗傷,胃陰虧虛,造成胃陰虛證,可見口燥咽干,飢不欲食,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症;因是,胃熱為導致胃陰虛的原因之一。
胃熱證的治療,以清胃瀉熱為法。胃熱耗津而見渴喜冷飲、消谷善飢者,用白虎湯、白虎加人蔘湯;肝火犯胃而見胃脘灼痛、反酸嘈雜者,用左金丸;胃熱上逆而見食入即吐者,可用大黃甘草湯;胃熱循經上熏而見牙齦腫痛潰爛、齒衄、口臭者,則宜用清胃散。若胃熱日久,耗津傷液而成胃陰虛,可用益胃湯、麥門冬湯之類。
關於「胃熱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給胃熱證條目的留言--118.213.174.151 2012年7月23日 (一) 20:31 (CST) 留言: 我胃滿張,口臭,泛酸。請問大方服什麼藥。謝謝!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