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學/震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學》 >> 運動障礙 >> 不自主運動 >> 不自主運動鑒別診斷 >> 震顫
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學

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學目錄

(一)靜止性震顫(static tremor)在肌肉完全松馳的情況下,即安靜狀態下出現的震顫叫靜止性震顫。這種震顫於睡眠時消失,運動時減輕或消失。震顫節律為4~6次/秒,比較有節律。靜止性震顫見於中腦被蓋結合臂交叉部位病變。

1.震 顫 麻痹(paralysis agitans):或稱帕金森氏症候群(parkinson's syndrome)震顫麻痹患者的靜止性震顫常幅度較小,有節律(4~6次/秒)。一般情況下震顫發後的順序是先在一側,其次是同側下肢,再次是另一側上肢而波及到下肢。下頜、口唇、舌和頭部均最後受累。上肢震顫常比下肢重。手指的節律性震顫形成所謂:「搓丸樣動作」、在本病早期,震顫僅於肢體的靜止狀態下出現,作隨意運動時減輕或消失,情緒激動時加重,睡眠時完全停止。伴有肌強直和運動減少。

靜止性震顫是本病的特徵之一,但當此病的進展期,其無論靜止時或運動時均出現震顫,則震顫往往在上午重,清晨輕,睡眠時消失。並有既往病史和相應的狀態,如腦炎後Parkinsson症候群過去有腦炎病史常見有動眼危象,皮脂溢出流涎增多。

2.老年性震顫(senile termor):發生於老年人,震顫常見於靜止時。其頻率、幅度與Parkinson症候群類同。震顫以頭、下頜與唇部多見,呈點頭狀或左右側向震顫。但無肌張力增強及運動減少。

3.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稱Wilson病。本病的震顫大致與parkinson症候群相類似,主動肌拮抗肌交互性節律收縮,當隨意運動時或保持某種姿勢時震顫極為強烈,在極為嚴重的情況下肌張力增高與不隨意運動合併出現,呈一種複雜的異常運動。在靜止狀況下兩側肢體呈現規則的節律性震顫,速度較快,振幅大小不等,甚至整個身體都在動。除靜止震顫外,隨意運動時也出現震顫,而且在運動時震顫的速度、振幅都增加,波及全上肢。如在靜止時手即有震顫,速度快,可達140次/分,當作指鼻試驗時,引起手的劇烈震顫,甚至無法觸及鼻部。伴錐體外系症状和Kayser—Flelscher環。

(二)意向性震顫(intentional tremor)出現於隨意運動時,故又稱動作性震顫。常在肢體運動時或開始運動時出現。快達到目標時為明顯。主要見於小腦及其傳出通路的病變,如小腦腫瘤、血管性病變、多發性硬化瀰漫性軸周性腦炎播散性腦脊髓炎等。與靜止性震顫相比,呈無節律、振幅大、受情緒影響而增強。

1.小腦疾患:小腦病變時主要為意向震顫,系齒狀核或發自齒狀核通路病變所致。靜止時不出現震顫,運動時震顫速度不快,但振幅粗大,不規則。如作鼻試驗或舉杯時,震顫大為明顯。伴有運動障礙

2.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本病以小腦性意向性震顫為多,常為意向性震顫和姿勢性震顫合併出現。患者在靜止時不出現震顫,而當坐位或立位時頭現軀幹前後搖動,振幅開始小,以後逐漸增大,結合反覆發作的腦、脊髓視神經受損的特徵可考慮診斷。

(三)姿勢性震顫(postural trema) 為身體受累部分主動的保持某種姿時出現的震顫。即在靜止狀態下不出現,只有當患者身體處於某種姿勢的情況下才出現震顫。臨床上常見疾病有:

1.特發性震顫(idiopathic trema):起病早且常有震顫家族史。姿勢性震顫為本病的唯一症状。往往見於手部,影響精細動作、書寫和用匙筷進食。其次為頭部,表現為細小的點頭或搖頭動作。患者平舉上肢時,可見雙側指部和腕部的5~8次/秒震顫,振幅不定,在精神緊張時加劇。本病既無肌強直及運動減少,又無肌張力低下、共濟失調、眼震和醉漢步態等症状易與震顫麻痹和小腦疾患相鑒別。

2.撲翼震顫:主要特點產姿勢性震顫。在靜止與睡眠時消失,精神興奮時增強。當患者兩上肢前伸,和腕部伸直維持一定姿位時,腕關節突然屈曲,而後腕關節可迅速伸直至原來的位置,這樣反覆的腕關節屈曲及伸直,狀如撲翼。這種震顫以不規則、無節律、振幅經常有變化為特徵。主要見於全身性代謝疾病,如肝昏迷尿毒症、慢性肺功能不全、低血鉀心力衰竭時的紅細胞增多症脂肪痢Whipple病及低血鎂症。系中樞神經系統反覆抑制和興奮肌張力所致。

3.中毒和感染性震顫:各種藥物和酒精、鋰、鉛、磷、鎂、汞、一氧化碳等中毒以及各種感染(如傷寒水痘天花)均可發生姿勢性震顫。如酒精中毒時的這種震顫於靜止時不明顯,當上肢前伸手指分開並保持此姿勢時震顫明顯,以震動性震顫為其特徵。如發生於手指,進而波及舌、面肌鼻翼肌。在笑和說話時可以見到細小的震顫。汞中毒引起的震顫,呈中等節律震顫,靜止時出現,運動時更突出,越近目的地進震顫越強。即靜止性震顫與姿勢性震顫混合出現,當疲勞與精神興奮時增強。

(四)混合性震顫 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震顫稱混合性震顫,如小腦病變、肝豆狀核變性可合併發生靜止性、姿勢性及意向性震顫。癔症性震顫表現為多變不規則的震顫,震顫大小不一。靜止和運動時都存在。有明顯的精神因素,常伴有其他癔症性症状,分散病人注意時震顫緩解,集中注意於病變部位時震顫增強。

參看

32 痙攣 | 肌陣攣 32
關於「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學/震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