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粒細胞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生理學》 >> 血液 >> 血細胞及其功能 >> 白細胞生理 >> 粒細胞
生理學

生理學目錄

約有60%的白細胞胞質內具有顆粒,因而把它們稱為粒細胞。又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將粒細胞區分為: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粒細胞,這三類細胞的比例見表3-3。粒細胞在血流中停留時間很短暫,一般從數小時至2天。

1.中性粒細胞絕大部分的粒細胞屬中性粒細胞。每微升血液中約有4500個中性粒細胞。由於這些細胞的細胞核的形態特殊,又稱為多形核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停留的時間平均只有6-8小時,它們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後不再返回血液中來。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通常作白細胞計數只反映了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情況;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同時,在骨髓中尚貯備了約2.5×1012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在機體需要時可立即動員大量這部分粒細胞進入循環血流。

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由於它們是藉糖酵解獲得能量,因此在腫脹並血流不暢的缺氧情況下仍能夠生存,它們在這裡形成細胞毒存在破壞細菌和附近組織的細胞膜。由於中性粒細胞內含有大量溶酶體酶,因此能將吞噬入細胞內的細菌和組織碎片分解,這樣,入侵的細菌被包圍在一個局部,並消滅,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體內擴散。當中性粒細胞本身解體時,釋出各溶酶體酶類能溶解周圍組織而形成膿腫

中性粒細胞的細胞膜能釋放出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進一步生成一組旁分泌激素物質,如血栓素前列腺素等,這類物質對調節血管口徑和通透性有明顯的作用,還能引起炎症反應和疼痛,並影響血液凝固(參看本章第三節及圖3-8)。

2.嗜鹼性粒細胞 在白細胞中嗜鹼性細胞佔0.5%-1%,即50個細胞/μ1。平均循環時間是12小時。這類粒細胞的胞質中存在較大和鹼性染色很深的顆粒。顆粒內含有肝素組織胺。近年來發現嗜鹼性粒細胞參與體內的脂肪低謝。當食物中的脂肪被腸吸收後,周圍血液中的嗜鹼性粒細胞數隨即增加。嗜鹼性粒細胞釋放出肝素(heparin),激活在血漿中的脂肪分解。這是由於肝素作為脂酶的輔基增強了脂酶的作用。結果加快了由脂肪分解為游離脂肪酸的過程。

嗜鹼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與某些異物(如花粉)引起過敏反應症状有關(請參考免疫學教材)。

此外,嗜鹼性粒細胞被激活時還釋放一種稱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A(eosinophile chemotactic factor A)的小肽,這種因子能把嗜酸性粒細胞吸引過來,聚集於局部以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過敏反應中的作用。

3.嗜酸性粒細胞 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2%-4%,即100-350個細胞/μ1。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的數目有明顯的晝夜周期性波動,清晨細胞數減少,午夜時細胞數增多。這種細胞數的周期性變化是與腎上腺皮質釋放糖皮質激素量的晝夜波動有關的。當血液中皮質激素濃度增高時,嗜酸性粒細胞數減少;而當皮質激素濃度降低時,細胞數增加。嗜酸性粒細胞的胞質內含有較大的、橢圓形的嗜酸性顆粒。這類白細胞也具有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細胞在體內的作用是:①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速發性過敏反應中的作用。當嗜鹼性粒細胞被激活時,釋放出趨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到同一局部,並從三個面限制嗜鹼性粒細胞的活性:一是嗜酸性粒細胞可產生前列腺素E使嗜鹼性粒細胞合成釋放生物活性物質的過程受到抑制;二是嗜酸性粒細胞可吞噬嗜鹼性粒細胞所排出的顆粒,使其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質不能發揮作用;三是嗜酸性粒細胞能釋放組胺酶等酶類,破壞嗜鹼性粒細胞所釋放的組胺等活性物質。②參與對蠕蟲免疫反應。在對蠕蟲的免疫反應中,嗜酸性粒細胞有重要的作用。這類粒細胞的細胞膜上分布有免疫球蛋白Fc片斷和補體C3受體。在已經對這種蠕蟲具有免疫性的動物體內,產生了特異性的免疫球蛋白IgE。蠕蟲經過特異性IgE和C3的調理作用後,嗜酸性粒細胞可藉助於細胞表現的Fc受體和C3受體粘著於蠕蟲上,並且利用細胞溶酶體內所含的過多氧化物酶等酶類損傷蠕蟲體。在有寄生蟲感染、過敏反應等情況時,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參看

32 白細胞生理 | 單核細胞 32
關於「生理學/粒細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