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抱龍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琥珀抱龍丸

【處方】

山藥(炒)256g 硃砂80g 甘草48g 琥珀24g 天竺黃24g 檀香24g 枳殼(炒)16g 茯苓24g 膽南星16g 枳實(炒)16g 紅參24g

【製法】

上十一味,琥珀研成極細粉,硃砂水飛成極細粉;其餘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10g製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為棕紅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辛。

【功能與主治】

鎮靜安神清熱化痰。用於發熱抽搐煩躁不安,痰喘氣急,驚癇不安。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丸,一日2次;嬰兒每次/3丸,化服。

【注意】

慢驚及久病、氣虛者忌服。

【規格】

每丸重1.8g

【貯藏】

密封。

【摘錄】

《中國藥典》  

琥珀抱龍丸組成

【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牛黃琥珀各7.5克 雄黃1.5克 赤苓15克 膽南星(酒蒸)30克 全蠍4.5克 硃砂4.5克 天竺黃10.5克 麝香0.6克 僵蠶(麩炒)9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丸,用溫開水送服。

【功用】清熱化痰,鎮驚安神。

【主治】小兒急驚風,痰喘氣粗,四肢抽搐,神昏不醒者。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物。  

琥珀抱龍丸用法

【來源】《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真琥珀 天竺黃 檀香(細銼) 人蔘(去蘆) 白茯苓(去皮)各45克 粉草90克(去節) 枳殼 枳實各30克 水飛硃砂150克 山藥(去黑皮)500克 南星30克(銼碎,用臘月黃牛膽釀,經一夏用) 金箔100片

【用法】上藥(除硃砂,金箔)或曬或焙(除檀香不過火),為末和勻,同硃砂、金箔(每30克,取新汲井水50毫升和)入乳缽內略杵勻,丸如梧桐子大。服時用蔥湯或薄荷湯化服;痰壅嗽甚,用淡薑湯送下;痘瘡見形有驚者,用溫淨湯送下;心悸不安者,用燈心湯送下;暑天迷悶者,用麥門冬煎水送下。百日內嬰孩,每丸分三次投;二歲以上者,每次~2丸。

【功用】祛風化痰鎮心清熱

【主治】小兒四時感冒,痰嗽氣急,急慢驚風煩躁不寧,及瘡疹欲出發搐者。  

琥珀抱龍丸功效

【藥物組成】琥珀1兩5錢(研),牛黃1錢(研),人蔘1兩半,檀香1兩半,白茯苓1兩半,硃砂(研)5錢,珍珠5錢(研),枳殼1兩,枳實1兩,牛膽1兩,南星1兩,天竺黃1兩,山藥10兩,甘草3兩(以上各為細末),金箔400片,蜂蜜2斤,黃蠟25斤。

【處方來源】《準繩.幼科》卷二。

方劑主治】小兒諸驚;四時感冒,瘟疫邪熱,煩躁不寧,痰嗽氣急;瘡疹欲出發搐。

【方劑功效】驅風化痰,鎮心解熱,安魂定驚,和脾健胃,添益精神。

【製備方法】上藥一料500丸,每丸5分重。

【用法用量】初生數月者,每丸作4次服,或三分,或半丸;數歲者,每服1丸,蔥白煎湯或薄荷湯送下,不拘時服;痰壅咳甚,生薑湯送下;痘疹見形有驚,白湯送下;心悸不安,燈心湯送下。

關於「琥珀抱龍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