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診斷學/骨髓穿刺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物理診斷學》 >> 幾種常用診療操作方法 >> 骨髓穿刺術
物理診斷學

物理診斷學目錄

(一)術前準備

1.向患者介紹檢查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2.取周圍血塗血片

3.器械及藥品,無菌骨髓穿刺包及手套,推片、玻片、培養基、1~2%普魯卡因

(二)操作方法

依據患者個體情況,穿刺點可選在髂後上棘髂前上棘胸骨柄脊椎棘突脛骨前側,以前三者多用。

1.髂後上棘穿刺術(圖13-5-1)

髂後上棘穿刺術


圖13-5-1髂後上棘穿刺術

(1)體位患者取側臥位,雙腿屈向胸前,使腰部向後突出,易於觸到髂後上棘。

(2)局部皮膚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用1~2%普魯卡因局部浸潤麻醉骨膜

(3)左手固定局部皮膚,右手持穿刺針,在選擇穿刺點與背部垂直方向刺入抵達骨膜後,左右旋轉式鑽入,通過骨皮質,達骨髓腔時突感空松,再時針1cm,針頭即可固定不動。

(4)取出針芯,接10ml乾燥注射器,緩緩用力抽吸,當血液一出現於針管時立即停止抽吸,此時抽得的骨髓量約0.2ml,過多則混進血稀釋,若行骨髓培養,則需抽取5~10ml。

(5)拔下注射器及穿刺,迅速將骨髓液注至玻片上,供推片制標本。局部碘酒消毒,並蓋紗布,壓迫1~2分鐘,以膠布固定。

2.髂前上棘穿刺術

患者仰臥或測臥位,取前上嵴向後約2~3cm髂緣最寬處或在其旁側為穿刺點(圖13-5-2),其餘步驟同上。

3.胸骨柄穿刺術

患者仰臥,頭盡量後仰並轉向一側,肩背部墊高,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跡,選擇胸骨柄為穿刺點(圖13-5-4)右手持穿刺針,與皮膚成30°角度,由胸骨柄上緣進針,刺入皮膚,進入骨髓腔約1cm。其餘步驟同上。

4.脊椎棘突穿刺術

患者坐位,兩臂置於椅背上,頭枕臂上;或取側臥位,頭向前胸及兩膝向腹屈曲,充分暴露脊俗語棘突。穿刺點定於第11、12胸椎或第1、2、3、腰椎之棘突頂點或旁側。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於棘突中央或側方垂直刺入進骨髓腔(圖13-5-5)。其餘步驟同上。

髂前上棘穿刺點


圖13-5-2髂前上棘穿刺點

胸骨穿刺點


圖13-5-3胸骨穿刺點

5.脛骨前穿刺術(僅用於2歲以下小兒)

患兒仰臥,助手固定下肢。穿刺點定於脛骨結節平面下約1厘米(或脛骨中、上1/3交界處)之內側面脛骨。其餘步驟同前。

(三)術後處理

1.術後應壓迫止血,對有出血傾向者,防止骨膜下血腫形成或流血不止。

2.術後3日內,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

(四)適應證

1.各類血液病,如各種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2.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有助於確定病原體如瘧疾、黑熱病傷寒等。

3.疑有骨髓原發性轉移性腫瘤

4.藉助骨髓內發現特殊細胞診斷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

5.敗血症可行骨髓培養了解病原菌

胸骨穿刺時手固定胸骨的姿勢


圖13-5-4胸骨穿刺時手固定胸骨的姿勢

棘突穿刺剖面


圖13-5-5棘突穿刺剖面

(五)禁忌證

血友病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如無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檢查。

參看

32 腹腔穿刺術 | 腰椎穿刺術 32
關於「物理診斷學/骨髓穿刺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