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晶狀體疾病(diseases of lens),包括白內障晶狀體脫位晶狀體先天畸形無晶狀體眼晶狀體疾病均會引起視力障礙。晶狀體位於虹膜瞳孔玻璃體之間,形如凸透鏡,完全透明。藉晶狀體懸韌帶睫狀體聯繫以固定其位置。晶狀體具有屈折光線的功能,屈光力很強(約為+17D),是屈光間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和睫狀體共同完成眼的調節功能。在睫狀肌收縮時,晶狀體藉其本身的彈性而增加其屈光度,以便看清近處物體。此外晶狀體還有濾過效應,可吸收紫外線,以保護視網膜免受輻射性損傷。

晶狀體無血管,其營養主要來自房水,房水若發生病理改變,常影響晶狀體的代謝。由於晶狀體為無血管組織,故不發生炎症。但晶狀體可因代謝異常、輻射、中毒外傷葡萄膜炎等因素的影響,而變混濁,失去透明性,稱為白內障;另外先天性或外傷的原因引起晶狀體位置異常(晶狀體脫位),均可造成視力障礙。當白內障嚴重影響視力時,可行白內障摘出手術。

目錄

白內障

白內障

晶狀體脫位

指晶狀體脫離其正常位置。若晶狀體懸韌帶全斷,晶狀體可經瞳孔脫位前房內,或向後脫位於玻璃體內,稱為晶狀體全脫位。若懸韌帶僅部分斷或發育不良,則發生晶狀體半脫位。半脫位的晶狀體在瞳孔區可見晶狀體的赤道部。晶狀體脫位後,虹膜失去支撐而在眼球轉動時出現虹膜震顫。先天性晶狀體脫位常為雙側性,多在嬰幼兒時期發現,伴晶狀體缺損同型胱氨酸尿症馬爾方氏症候群蜘蛛樣指(趾)症候群〕及馬爾凱薩尼氏症候群(球形晶狀體短指畸形症候群)等。後天性者,見於眼球頓挫傷後,可為全脫位或半脫位。晶狀體脫位常伴虹膜炎繼發性青光眼。晶狀體脫位若無合併症,可不作處理。合併嚴重青光眼者,需行晶狀體摘出術。

晶狀體先天性畸形

有以下三種:①先天性球形晶狀體,晶狀體呈球形,散瞳後易看到晶狀體的赤道部和懸韌帶。②先天性晶狀體圓錐,晶狀體後極部呈圓錐形隆起,可能與玻璃體動脈牽引有關。③先天性晶狀體缺損,多在晶狀體下方赤道部有切跡樣缺損,相應部位的懸韌帶也常缺如。晶狀體先天性畸形,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無晶狀體眼

無晶狀體眼在屈光學上指在瞳孔部位無晶狀體者。無晶狀體眼可為先天性的,極少見。多數為白內障摘出術後、針撥障術後或外傷後晶狀體脫位所致。其特徵為前房深、虹膜震顫、瞳孔深黑、屈光度減退、調節作用喪失。無晶狀體的眼球,因缺少一個重要的屈光部分,正視眼即變為高度遠視,需要一約為+12.00D的鏡片矯正,一個病人若有-22.00D高度近視,在晶狀體摘出後,理論上可變為正視眼。無晶狀體眼因無調節作用,故看遠看近必須有兩副鏡片。

關於「晶狀體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