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前尿道瓣膜
A+醫學百科 >>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 |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可伴發或不伴發憩室。瓣膜位於陰莖陰囊交界處尿道的腹側,不阻礙導尿管的插入,但阻礙尿液排出,導致近端尿道擴張,梗阻嚴重時與後尿道瓣膜所造成的損害相同。有頸的小口憩室一般不造成梗阻,但可並發結石而有症状。廣口憩室被尿液充滿時,其遠側唇會起到梗阻尿流的瓣膜作用。該先天性憩室可能是局部海綿體缺乏所造成。
目錄 |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前尿道瓣膜及憩室的胚胎學病因尚不明確,有可能是尿道板在胚胎期某個階段融合不全,也可能是尿道海綿體發育不全使局部尿道缺乏支持組織,尿道黏膜因而向外突出。
(二)發病機制
前尿道瓣膜一般位於陰莖陰囊交界處的前尿道的腹側,有2條黏膜瓣從尿道背側向前延伸於尿道腹側中線會合,中間為一裂隙,形似聲帶,同後尿道瓣膜一樣不妨礙導尿管插入,但阻礙尿液排出,造成近端尿道擴張,嚴重梗阻時則出現腎輸尿管擴張。有的伴發尿道憩室。黃澄如等報導50例前尿道瓣膜中有15例伴發尿道憩室。憩室一般位於陰莖陰囊交界處近端的陰莖體部、球部尿道。憩室分為2種:
1.廣口憩室 其被尿液充滿時,遠側唇構成瓣膜,伸入尿道腔引起梗阻。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症状
有排尿困難、尿滴瀝,膀胱可有大量剩餘尿。如憩室被尿液充滿時,則可於陰莖陰囊交界處出現膨隆腫塊,排尿後仍有滴瀝,用手擠壓腫塊,可有尿排出。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診斷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檢查化驗
泌尿系X射線平片觀察有無結石。靜脈尿路造影了解上尿路情況。重度前尿道瓣膜也常引起腎輸尿管積水。靜脈尿路造影及腎核素掃描可了解腎功能、分腎功能,應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排尿性造影顯示陰莖陰囊交界處前尿道近端尿道擴張,伴憩室者可見尿道腹側憩室影像。梗阻遠端尿道極細,膀胱可有小梁及憩室形成,可有膀胱輸尿管反流。尿道鏡檢查能清晰地觀察到瓣膜的形狀、位置。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鑒別診斷
1.先天性膀胱頸攣縮 多見於小兒,因膀胱頸部肌肉、纖維組織增生及慢性炎症導致膀胱頸部狹窄而發生尿路梗阻。直腸指檢可觸及膀胱頸部硬塊。排尿期尿道造影示膀胱出口抬高,膀胱底部呈圓形。尿道鏡檢查:頸部環狀狹窄,有緊縮感,後唇抬高,三角區肥厚,膀胱底部凹陷。
2.先天性精阜增生 系精阜先天性增大,突入尿道,形成阻塞所致的排尿障礙性疾病。尿道鏡檢查可見隆起、肥大的精阜。
3.神經源性膀胱 一般有外傷、手術、全身疾病或藥物應用史。除排尿困難外,尚有神經系統的表現。膀胱造影示膀胱呈鬆弛狀。尿動力學檢查可資鑒別。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併發症
本症可並發尿路感染。梗阻嚴重的嬰兒,則可因敗血症及嚴重電解質紊亂而就診,也有以腹部腫塊或生長發育遲滯就診者。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手術切除瓣膜及憩室,如系單純前尿道瓣膜,也可經尿道電灼瓣膜。在新生兒可先作憩室造口,日後再行憩室切除,修復尿道。對有水電解質失衡及尿路感染的嬰兒,則需予以糾正,控制尿路感染,留置導尿管引流尿液,待情況好轉後再行尿道瓣膜的處理。
(二)預後
術後和後尿道瓣膜一樣,要定期嚴密隨訪。
參看
關於「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