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憩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尿道憩室(urethral diverticulum)是指尿道周圍與尿道相通的囊性腔隙。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後天性的。先天性尿道憩室以女性多見,多為單發,位於尿道與陰道之間;在男性則多位於陰莖陰囊交界處的尿道腹側。憩室大小及頸部寬窄不同,造成的尿路梗阻程度和症状亦不同。以往主要依靠陰道檢查發現,小憩室常被漏診。自從採用加壓尿道造影的檢查方法以後,才發現本病並非十分少見。  

尿道憩室瓣膜

目錄

流行病學

Nourse(1961)及Browne(1956) 報導,每1000例泌尿系疾病中,就有3.5例患尿道憩室,可見發病率並不罕見,多發生於30~40歲女性。男性及小兒憩室有時伴有前尿道瓣膜。

病因

先天性尿道憩室

亦名原發性尿道憩室或真性憩室,真正原因尚不清,可能由下列4種原因引起。

  1. 尿道海綿體先天性發育不良:尿道腹側組織薄弱,尿流的壓力使前壁擴張、突起,形成憩室。
  2. 尿道溝未融合:像尿道下裂一樣,尿道壁部分缺損,但周圍組織發育良好,形成憩室。
  3. 胚胎時尿道旁殘留的細胞團:發育成囊狀,進而與尿道溝相通,即成為憩室。
  4. 憩室的遠端常有尿道狹窄:因此Campbell憩室遠端尿道狹窄對憩室形成的作用。如果遠端狹窄又同時有重複尿道,頂端呈盲管,則副尿道逐漸擴張形成憩室。 
尿道憩室部位

後天性尿道憩室

又名繼發性尿道憩室或假性憩室,其原因有以下3點。

  1. 尿道外傷:這種原因最為常見。尿道損傷後周圍血腫、尿外滲、感染未能及時充分引流,周圍組織機化,成為憩室壁。
  2. 尿道結石:結石在尿道內停留,壓迫尿道,局部壞死、穿破,形成憩室。
  3. 尿道周圍膿腫:尿道周圍膿腫穿破尿道,形成憩室。病原菌為革蘭陰性桿菌混合感染,埃及報導有因血吸蟲病引起者。憩室位於前列腺者,多因前列腺膿腫引起,臨床上較常見。

發病機制

先天性尿道憩室,壁內有上皮細胞覆蓋,憩室壁有平滑肌纖維。後天性憩室室壁為機化的纖維組織。先天性尿道憩室多在陰莖部及球部尿道,位於尿道腹側。後天性者尿道任何部位均可發生。憩室口大小不一,先天性憩室口多寬大,後天性者一般口較小。在憩室口邊緣的遠端,有的有瓣膜存在。有的認為瓣膜是尿道連接不良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排尿時尿液進入憩室,憩室內的壓力把憩室的前唇壓入尿道,形成瓣膜,影響憩室引流。憩室內可繼發感染、結石,穿破後形成尿瘺

臨床表現

尿道憩室常有繼發性感染,因為引流不暢,感染持久不愈。憩室內積存的感染性殘尿常常導致尿路感染的反覆發作,引起尿頻尿急尿痛。較大的憩室可有局部脹痛和性交疼痛。有些病人則表現為尿滴瀝,即在排尿後起立時又有少量尿液不自主地滴出。較大的憩室在體格檢查時可在陰道前壁捫及囊性腫塊,常伴有觸痛。合併結石的則可以有結石感。擠壓腫塊,可發現尿道口有混濁尿液或膿液溢出。  

診斷

常規的泌尿系統檢查方法包括排泄性尿路造影膀胱鏡檢查均不能發現較小的尿道憩室。即使進行尿道鏡檢查,往往也不容易發現憩室的開口。下列檢查方法對診斷尿道憩室較有幫助:

(一)擠壓陰道前壁排空憩室,將60~80ml含有美藍造影劑注入膀胱內,壓迫尿道外口,令病人作排尿動作,再行X線攝片(包括前後位及斜位),多能顯示憩室。攝片後立即作尿道鏡檢查,在憩室開口處能見到藍色染料。

(二)用25%硫酸鋇混懸劑進行排尿時膀胱尿道造影,尿道憩室的顯示比水溶性造影劑更為滿意。

(三)有人設計一種雙腔雙氣囊的導尿管,將尿道的兩端開口同時堵塞,再從兩氣囊之間的導管開口注射造影劑進行加壓尿道造影,常常能夠顯示較小的尿道憩室。  

鑒別診斷

1.尿道結石 排尿時行尿道造影無憩室存在,金屬探子可觸及結石。X線攝片也可證實。

2.尿道腫瘤 可有血尿排尿困難。尿道造影有充盈缺損,尿道鏡可直接觀察腫瘤,並取活檢。

治療

尿道憩室的治療,原則上應當完全切除。憩室口小者,切除後將尿道縫合;口寬大者,憩室切除後,尿道行Cecil尿道成形術,以彌補尿道的缺損。憩室切除有困難者,將憩室大部分切除,殘餘部分行內翻縫合。單純切開引流,多形成反覆發作的尿瘺。各種憩室切除術,均需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或會陰部尿道造瘺,待尿道完全癒合後,再拔除造瘺管。目前有用經尿道切開憩室口前後唇治療,可立即解除梗阻。

參看

關於「尿道憩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