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化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生物化學》 >> 神經、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學 >> 精神性疾病的生物化學 >> 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化學
臨床生物化學

臨床生物化學目錄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以思維、情感、行為之間不協調,精神活動和現實脫離為主要特徵的一為常見精神病。起病多在青壯年,病程遷延,緩慢進展,可發展為衰退。本病是精神病患病率最高的一種,我國1982年資料統計,終身患病率為5.69‰,常見類型有妄想型、幻覺妄想型、單純型、青春型及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可能與病人體內代謝異常的假說,在近二三十年來已成為本病理論研究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有關精神分裂症的生化基礎研究有以下幾方面:

(一)多巴胺功能亢進假說

主要認為精神分裂症病人有中樞DA功能的亢進或異常,其藥理學證據有:苯丙胺致精神病作用。苯丙胺具有中樞興奮作用,主要是抑制DA的再攝取,使受體部位的DA含量增高,功能亢進。長期服用大量苯丙胺的病人,引起慢性苯丙胺中毒而出現偏執性精神病,其表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的陽性症状,特別有豐富的幻覺,提示精神分裂症有中樞DA功能亢進。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病時病人出現精神症状,左旋多巴為DA的前體物質,可使DA合成增加。抗精神病藥物氟哌啶醇對腦內D2受體有特異性阻斷作用,通過阻斷DA受體使其過高的DA功能降低,達到治療效果,臨床療效與阻斷D2受體的效價成正比。

據報導未經治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漿DA代謝產物HVA升高,其HVA濃度與病人的陽性症状及治療反應呈正相關,而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DβH及MAO活性降低,可能為精神疾病易感性的一種遺傳標誌。

關於DA受體的研究,有報告指出: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具有陽性症状者D2受體密度增加,而具有陰性症状者D2受體密度減低或不變。Crow等(1981)提出精神分裂症有二型:Ⅰ型以陽性症状幻覺、妄想為主,有DA功能亢進,對阻斷DA受體的神經阻斷劑治療反應好,可能以D2受體增多為病理基礎;Ⅱ型以陰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動性缺乏)為主,DA功能改變不明顯,對神經阻斷劑反應不良,常伴有腦器質性改變。有關DA功能改變原因,Waytt(1985)認為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樞DA系統可能存在易損性,由遺傳決定。當受到強烈或長期應激性刺激時,其中樞DA末梢受到損傷,早期表現為DA更新率升高,出現陽性症状,當DA末梢進行性損傷出現有神經組織缺失時,DA更新率下降,表現出陰性症状。

中樞DA系統的功能與NE、5-HT系統存在著複雜的相互作用,與神經肽類物質關係也密切。單純用DA功能改變解釋精神分裂症的機制尚欠不足。因此,對其它神經遞質與精神分裂症的相關亦受到重視。例如5-HT假說提出5-HT的類似物麥角酸二乙醯胺(LSD)有明顯的致幻作用,它通過阻斷5-HT受體而抑制5-HT的功能,其表現與精神分裂症陽性症状類似。5-HT耗竭劑利血平可緩解精神分裂症的孤僻、行為退縮和情感不協調等症状。NE假說指出:NE功能不足使犒賞系統失調,快感和意向活動減低,這可能與精神分裂的陰性症状有關,NE活動亢進則與偏執性症状有關。有人報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腦的特定區域,尤其是富含NE的前腦邊緣系統,NE含量升高。在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伏隔核乳頭體內NE含量較對照組約高3倍。多巴胺能系統和谷氨酸系統功能不平衡假說認為精神分裂症是由於皮層下DA功能系統和谷氨酸功能系統不平衡所致。PCP(Phencyclidine)是一種擬精神病製劑,也是谷氨酸的非競爭性拮抗劑,可產生模擬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主要作用部位是通過離子通路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聯繫,後者是谷氨酸的主要受體。PCP可引起兒茶酚胺(CA)的釋放,而皮層紋狀體谷氨酸通道則使CA的釋放受抑制。谷氨酸能系統的功能缺陷或PCP等谷氨酸拮抗劑促使CA釋放所引起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看作是一種多巴胺-谷氨酸反饋調節系統中樞神經遞質平衡所致的症候群

(二)神經肽與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人腦脊液內啡肽含量增高,且隨病情改善而隨之下降。有關神經肽在精神分裂症的機制雖有大量研究,但有二種不同的看法:一類認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神經肽(包括內啡肽、腦啡肽強啡肽)功能過高,用拮抗劑納洛酮可改善其症状;另一類意見則認為本病有阿片肽功能不足,補充這類肽可能有益,大量臨床研究未取得一致。近年較重視CCK在精神分裂症的作用,CCK在腦中特異性地與DA存在於共同的神經元內,有調節DA系統功能的作用。當腦中CCK不足,DA功能呈現過高。Ferrier等(1983)研究6種神經肽的變化,發現精神分裂症Ⅱ型病人在海馬杏仁核額葉中CCK含量明顯降低。有資料報導精神分裂症病人腦脊液中CCK水平下降。這些結果提示CCK的功能障礙以及由它調節的DA功能改變可導致精神分裂症。

(三)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半個多世紀以來系統的家譜調查,證明遺傳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發生中具有一定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親屬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與病人的血緣關係愈近,患病率愈高。現有遺傳學研究資料推測遺傳方式主要有單基因和多基因兩種。主張單基因遺傳者認為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必需有一個病理基因,基因可以是顯性、隱性或中間性。Slater提出精神分裂症是單基因顯性遺傳伴有外顯率低的假說,認為精神分裂症只少數是純合子,97%是雜合子,雜合子的外顯率低,為26%,只有1/4攜帶顯性基因的人表現有病。多基因遺傳是由許多基因積累作用造成,無顯性、隱性基因的明顯遺傳規律,但有一個閾值,超過這個閾值就稱異常。Gottesman和Schield認為精神分裂症的發生是遺傳的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多基因遺傳無特異性基因。遺傳因素對產生遺傳性狀和遺傳疾病的影響程度稱遺傳度,東北大慶地區算出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度為75.7%,遼寧鐵嶺地區為70%-80%。有關多態位點在家系中是否與精神分裂症的傳遞有關已有報導,Basset認為第5號染色體5q11.2-13.3片斷的三體與精神分裂症的發生有關。Sherrington注意到Basset的報告,用位於第5號染色體的二個基因探針D5s76及D5s39對5個冰島精神分裂症家系,2個國家庭進行限制性片斷長度多肽性(RFLP)分析,,獲得慢性最大優勢計數(Lod Score)為2.45,證實連鎖存在。Sherrington的此一研究成為精神分裂症分子遺傳學領域的首次陽性結果,引起了廣泛的反應。Crow(英國)依據:①兩性發病的臨床表現不同,男性起病早,症状嚴重。②先證者的親屬中,同性別患者率較異性別者高。③精神分裂者的性染色體異常遠較對照組高。④精神分裂症家族中的遺傳具有相當程度的常染色體遺傳特徵等四個面提出精神分裂症的素質基因位於性染色體假常染色體區域的假說。他用Dxys14區域(位X、Y染色體的假常染色體區域)的基因探針進行患病同胞配對分析,其結果支持精神分裂症與性染色體假常染色體區域的基因探針有連鎖存在。目前對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定位尚無定論。需進一步研究。

32 精神性疾病的生物化學 | 老年性痴呆的生物化學 32
關於「臨床生物化學/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化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