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秦漢時期軍事醫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秦漢時期醫學 >> 秦漢時期軍事醫學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秦代兵制的主要特點,是軍權的高度集中和軍隊的高度統一。秦王朝的軍隊有皇帝警衛部隊、京都衛戌部隊、邊防戍守部隊和郡縣地方部隊四種。秦朝軍隊的兵種有步、弩、車、騎之分,並建立了水軍。漢代兵制在秦制基礎上有所發展。西漢的軍隊分中央軍和郡國兵兩部分,兵種有材官(步兵)、騎士(騎兵)、車士(車兵)及樓船(水兵),此外,還建有樓船材官,水陸均能作戰。東漢的軍制基本上和西漢相同。

自戰國至漢初鐵兵器漸盛,這時農具及日用品大多用鐵器,惟兵器尚兼用銅。秦代長兵無異於戰國。惟鐵兵較多,至東漢時兵器才普遍用鐵,進而發展為鋼兵。有煉至百辟者,刃口鋒利,漢王朝專門設置少府官員負責兵器製造,嚴禁民間私藏及私造武器。

一、軍事體育訓練

漢代重視軍隊的校閱和訓練,每年秋後京師以至郡縣都進行大校閱,大講武。校閱以射為主,再加試其他技術,如騎、乘、刀、矛等,有時還有校獵,用近於實戰的狩獵形式進行演習。以考察士卒的訓練程度及材力,平時對戰士進行軍事體育訓練,以達到提高士兵身體素質及作戰能力為目的。

(一)、蹴鞠、角抵、手搏

蹴鞠(古代足球)原系戰國時的民間娛樂活動,在齊、楚等國相當流行,至西漢時,蹴鞠發展為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之一。劉向《別錄》中說:「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因此《漢書.藝文志》將《蹴鞠》25篇附於「兵技巧十三家」類中。漢初,在戰爭較少時,軍隊普遍用「蹴鞠」練兵,提高士兵的體質、速度、耐力與反應的靈敏度等,以適應戰爭的需要。當時宮苑內的「鞠城」和「三輔高官」的蹴鞠地,是南、北軍練習和比賽蹴鞠的場地。漢武帝時蹴鞠仍作為軍中訓練的項目之一。《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和《漢書.衛青霍去病列傳》中,都載有漢軍在塞外行軍宿營時,在缺糧的情況下,「仍穿域(修理場地)蹴鞠」,此外、角抵(角力摔跤)、手搏(拳技)等民間武術技巧,也都成為軍中的訓練項目。如甘延壽因在校閱中手搏表演成績優秀,而被提升為期門郎中(《漢書.甘延壽傳》)。

(二)弓矢與騎射

材官(步兵)的訓練,以發矢為主。《漢律》記有「蹶張士」,即材官中的健者,能以足踏強弩而張開,騎士的訓練重在騎射。弓弩因而成為漢代主要兵器,其次,才是刀和矛等。

各級軍隊中都設有掌管教練和考課射法的軍官——僕射,邊防部隊每逢秋季,要對邊塞的「侯長士吏」普遍進行一次射法考試。考核的方法,據居延出土漢簡記載,每人試射12支箭,中靶六箭為合格、不合格的要受處分;超過六箭的有賞。一般「賜勞」十五日,根據「勞日」總數,賜錢、賜爵或提升。

二、漢代邊防軍的醫療設施

漢代邊防軍的任務為實邊、屯田、穿渠以及作城之類,間亦被調作戰。文帝時晁錯曾建議招募人民移置邊塞,並設置醫藥以救疾病(見《漢書.晁錯傳》及《西漢會要》卷59)。

根據1931年西北考察團在居延附近(張掖西北),敦煌、蒲昌海(敦煌縣西陽關西三百里)等地區發現不少有關醫藥的木簡和遺物。在這些木簡中,曾記載擔任戍役的士卒中有幾人「在養」,幾人「在病」。在部隊中第幾隊,戍卒某,患什麼病,服什麼藥;或用針,或用灸;治療結果,或死或愈,都記載得很詳細,並有「病書」。此外,還有「顯明藥函」(羅振玉,流沙墜簡,第十三葉又參釋文卷二第四十四葉)和「藥盛橐」(居延漢簡考釋,卷三,器物類云:「藥盛橐四」(八六)五,六)等殘件,藥函為長方覆斗形,有繫繩紋和安置泥封的地方,其中所盛即行軍必備藥品。《漢書.竇田灌韓傳》曾載:「灌夫身中大創十餘,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也說明當時軍隊備有戰救藥品。居延烽燧遺址中還有疾病統計、醫護人員記勤、和軍隊負傷人員的記錄的「折傷薄」等木簡,「折傷薄」署有「天鳳元年」(公元前80年)的字樣,並有獸醫。以上出土文物及漢簡,證明在漢代,屯駐在邊防的部隊中,確實有專門掌管醫藥的軍醫存在,並已略具駐屯醫院的雛型。但其具體組織如何,在禁衛軍和內地軍中是否也同樣實行,史書上沒有記載。唯在《漢官》中曾記載公元前1世紀時,已置宮醫衛士81人,系武職。隸屬於光祿寺,可能是掌領軍隊醫藥的官員。這種駐屯邊疆部隊中的軍醫,是相沿不替的。凡兩國交界和軍事要衝地帶,或彼此防地不同系統的軍隊中,也都設有軍醫。後世如唐的「折衝府」和宋的「駐泊軍」中,也都設有這類軍醫。

三、戰時傷病員的醫療與運送

漢代在戰場運輸工具中備有輦(用人推挽的車)和車。《漢書,李陵傳》載: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與單于戰於浚稽山,由於單于兵眾,「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谷中,連戰,士卒中矢傷,三創者載輦,二創者將車,一創者持兵戰。」其時間與居延出土之「折傷簿」所記時間很相近。

東漢大將段穎,在西北邊疆抗禦羌族的進攻多年,「行軍仁愛,士卒疾病者,親自瞻省。手為裹創。在邊十餘年,未嘗一日蓐寢,與將士同苦,故皆樂為死戰。」(《後漢書.段潁傳》)

以上說明漢代軍中已設置醫藥,受傷時已有及時之戰傷救護,並按傷情之輕重確定用輦和車將傷員運離戰場,或令其繼續作戰,可惜記錄簡略,無法弄清它的組織形式和實施情況。

四、軍隊傳染病隔離

戰時傳染病對軍隊減員有嚴重威脅,因此很早為軍事家所注意。如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馬援征交趾,起初雖幸而獲勝,但至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軍吏因瘴疫(惡性瘧疾等傳染病)死者達十之四五,最後終於失敗。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馬援又奉命出師鎮壓五溪蠻(今湖南常德、辰州一帶少數民族)的起義,到了次年夏天,軍中又發生了大疫,戰士成千上百地死亡,馬援因感染瘴疫而死於軍中。

到2世紀中葉,對部隊傳染病已採取隔離措施。《後漢書.皇甫規傳》載:延禧五年(公元162年),皇甫規證隴右(今甘肅、新疆、青海一帶),因軍中發生流行病,死亡佔十之三四,皇甫規便將傳染病患者安置在臨時指定的庵廬中,使之與健康的士卒隔離,並親自巡視,給予醫藥,設備雖然簡陋,卻是史書中明確記載在軍隊設立傳染病隔離病院之始。

五、對於寒冷的防禦

臨時指定的庵廬中,使之與健康的士卒隔離,並親自巡視,給予醫藥。設備雖然簡陋,卻是史書中明確記載在軍隊設立傳染病隔離病院之始。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所以行軍時不得不首先考慮當時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如漢武帝派趙充國去鎮壓西北羌人,充國想要安撫他們,而武帝下詔責令其速戰速決。其理由是:「將軍將萬餘之眾,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爭其畜食,欲至冬,虜皆畜食,多藏匿山中,依險阻,將軍士卒寒,……,寧有利哉?」(《漢書.趙充國傳》)。

武帝時由於疆域的擴大,中央對邊防部隊的供應感到鞭長莫及。於是採取戍邊屯田的政策,從上郡、朔方到河西一帶置屯田戍卒60萬人。在這些屯戍西北邊區的軍隊中,即配製了禦寒藥,這在西陲木簡中可以找到其遺迹。在羅振玉所編(流沙墜簡》第78簡有「……發寒散五台」,此簡出於蒲昌海,即今張掖一帶地區,為我國有數的寒冷地帶之一。趙充國等與羌人作戰,即在這一地帶相持,此簡或即當時屯戍所留,「發寒散」今雖不知其藥物組成。但它可能是一種熱性藥,服後能使人體溫增高以禦寒冷。

六、戰傷救治

秦漢時代,由於鍊鋼及鐵兵器的改進,金創折瘍成為戰時常見的傷害。止血包紮法隨之有所發展。漢代普遍使用地黃內出血和接續斷骨,《本草拾遺》記載漢高祖劉邦曾用「斫合子」以治墮傷和內出血。《神農本草經》記載了王不留行、續斷、澤蘭地榆扁青等23種藥名。用於傷科內服或外敷,可見當時傷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治百病方》已用藥物功能命名為方,其處方目的不限於止血止痛,還有消散潰膿,生肌收口的功效,開拓了後世理氣活血化瘀的治傷理論。張仲景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理氣、活血化瘀的治療法則,建立了既對症用藥(止血止痛),又審因論治(活血化瘀)的配方原則。

綜上所述,秦漢時期有關軍事醫學的史料雖然比較散亂,沒有系統記載,而且也很缺少,但僅就其文獻記述和地下出土文物來考察,仍可知其在頻仍戰爭中,無論傳染病之隔離治療,戰傷搶救之造冊記錄和外科手術治療等等,均已有了一定的制度,並達到較高的水平,專業軍醫在軍隊中可能已有一定的編製。

32 秦漢時期的早期的醫藥交流 | 秦漢時期醫學著述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秦漢時期軍事醫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