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針刺保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養生學》 >> 保健針、灸、按摩 >> 針刺保健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目錄

一、針刺保健的概念

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一定的穴位,運用迎、隨、補、瀉的手法以激發經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機能旺盛起來,達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這種養生方法,稱之為針刺保健。

針刺保健與針刺療疾的方法相同,但各有側重。保健而施針刺,著眼於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治病而用針法,則著眼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扶正祛邪,意在祛病除疾。因而,用於保健者,在選穴、施針方面,亦有其特點。選穴則多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施針的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亦不宜過多。

二、時間保健的作用

針刺之所以能夠養生,是由於刺激某些具有強壯效用的穴位,可以激發體內的氣血運行,使正氣充盛,陰陽諧調。概括起來,針刺保健的作用,大要有三。

(一)通經

針刺的作用主要在於疏通經絡,使氣血流暢。《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指出:「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針刺前的「催氣」、「侯氣」,刺後的「得氣」,都是在調整經絡氣血。如果機體某一局部的氣血運行不利,針刺即可激發經氣,促其暢達。所以,針刺的作用首先在於「通」。經絡通暢無阻,機體各部分才能密切聯繫,共同完成新陳代激活動,人才能健康無病。

(二)調虛實

人體的生理機能活動隨時都在進行著。「陰平陽秘」是一種動態平衡,在正常情況下,也容易出現一些虛實盛衰的偏向。如:體質的好壞、體力的強弱、機體耐力、適應能力,以及智力、反應靈敏度等等,對於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時期,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針刺保健則可根據具體情況,糾正這種偏差,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瀉得宜,可使弱者變強,盛者平和,以確保健康。

(三)和陰陽

陰陽和諧乃是人體健康的關鍵。針刺則可以通經絡、調虛實,使機體內外交通,營衛周流,陰陽和諧。如此新陳代謝自然會健旺,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某些強壯穴位,可以提高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和抗病能力。如:針刺正常人的「足三里」穴,白血細胞總數明顯增加,吞噬功能加強。同時,還可以引起硫氫基酶系含量增高。硫氫基為機體進行正常營養代謝所必須,對機體抗病防衛的生理功能有直要作用。這就進一步說明,針刺法確實具有保健防病、益壽的作用。

三、刺法原則

(一)配穴

針刺保健,可選用單穴,也可選用幾個穴位為一組進行。欲增強某一方面機能者,可用單穴,以突出其效應;欲調理整體機能者,可選一組穴位,以增強其效果。在實踐中,可酌情而定。

(二)施針

養生益壽,施針宜和緩,刺激強度適中,不宜過大。一般說來,留針不宜過久,得氣後即可出針針刺深度也應因人而宜,年老體弱或及小兒,進針不宜過深;形盛體胖之人,則可酌情適當深刺

(三)禁忌

遇過飢、過飽、酒醉、大怒、大驚、勞累過度等情況時,不宜針刺;孕婦及身體虛弱者,不宜針刺。

四、針刺穴位

現將一些常用的養生保健穴位介紹如下:

1、足三里 位於膝下三寸,脛骨大筋內。為全身性強壯要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氣增力,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和抗病機能。刺法,用毫針直刺1~1.5寸,可單側取穴,亦可雙側同時取穴。

一般人針刺得氣後,即可出針。但對年老體弱者,則可適當留針5~10分鐘。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

2、曲池 位於肘外輔骨。曲肘,肘橫紋盡頭便是此穴。此穴具有調整血壓、防止老人視力衰退的功效。用毫針直刺0.5~l寸,針刺得氣後,即出針。體弱者可留針5~10分鐘,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3、三陰交 位於足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此穴對增強腹腔諸臟器,特別是生殖系統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刺法,用毫針直刺1~1.5寸,針刺得氣後,即出針,體弱者,可留針5~1O分鐘。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4、關元 位於臍下3寸。本穴為保健要穴,有強壯作用。刺法,斜刺0.5寸,得氣後出針。每周針1~2次,可起到強壯身體的作用。

5、氣海 位於臍下1.5寸。此穴為保健要穴,常針此穴,有強壯作用。刺法,斜刺0.5寸,得氣後,即出針。可與足三里穴配合施針,每周1~2次,具有強壯作用。

32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 | 保健灸法 32
關於「中醫養生/針刺保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