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咪唑類抗真菌藥
醫學電子書 >> 《藥理學》 >> 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 抗真菌藥 >> 咪唑類抗真菌藥 |
藥理學 |
|
咪唑類(imidazoles)為合成的抗真菌藥。抗菌作用與兩性黴素相似,它能選擇性抑制真菌細胞色素P-450依賴性的14-α-去甲基酶,使14-α-甲基固醇蓄積,細胞膜麥角固醇不能合成,使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導致胞內重要物質丟失而使真菌死亡。本類藥物在肝臟代謝,主要經膽汁排出,在腎功能不全時不需改變劑量。主要毒性為貧血、胃腸道反應、皮疹等 。
1.克霉唑(clotrimazole)對大多數真菌具有抗菌作用,對深部真菌作用不及兩性黴素B。口服吸收差,一次服3g的血藥峰濃度僅1.29mg/L,t1/2為3.5~5.5小時。連續給藥由於肝藥酶誘導作用可使血藥濃度降低。不良反應多見,目前僅局部用於治療淺部真菌病或皮膚粘膜的念珠菌感染。
2.咪康唑(miconazole)抗菌譜和抗菌力與克霉唑基本相同。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約25%~30%,且不易透過血腦屏障,t1/2約24小時。靜脈給藥用於治療多種深部真菌病。在兩性黴素B不能耐受時,作為替代藥。局部用藥治療皮膚粘膜真菌感染,療效優於克霉唑和制黴菌素。靜脈給藥可致血栓靜脈炎,此外,還有噁心、嘔吐、過敏反應等。臨床應用的具體劑量應隨病原真菌而異。
3.酮康唑(ketoconazole)是廣譜抗真菌藥。對念珠菌和表淺癬菌有強大抗菌力。口服易吸收,血漿蛋白結合率達80%以上,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血漿t1/2為7~8小時。口服治療多種淺部真菌病的療效至少相當於或優於灰黃黴素、兩性黴素B和咪康唑。酮康唑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吸收,因此不能與抗酸藥、膽鹼受體阻斷藥及H2受體阻斷藥同服,必要時至少相隔2小時。老年人胃酸缺乏,應將藥片溶於4ml的稀鹽酸中服下。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血清轉氨酶升同,偶有嚴重肝毒性及過敏反應等。
4.氟康唑(fluconazole)廣譜抗真菌藥,抗菌譜與酮康唑相近似,體外抗真菌作用不及酮康唑,但其體內抗真菌作用比酮康唑強10-20倍。口服吸收後,生物利用度達90%,口服150mg於1.5~2.0小時達峰濃度3.8mg/L,蛋白結合率低,體內分布廣,可滲入腦脊液,體內代謝甚少,約63%以原形由尿排出,血漿t1/2約30小時。本品可供口服及注射用。主要用於念珠菌病與隱球菌病。不良反應在本類藥中最低,有輕度消化系統反應,過敏反應,頭痛、頭暈、失眠。
制黴菌素 | 氟胞嘧啶 |
關於「藥理學/咪唑類抗真菌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