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灰黃黴素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藥理學》 >> 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 抗真菌藥 >> 灰黃黴素
藥理學

藥理學目錄

灰黃黴素(griseofulvin)為抗淺表真菌抗生素

抗菌作用】對各種皮膚癬菌(表皮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和毛癬菌屬)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對深部真菌和細菌無效。其化學結構類似鳥嘌呤,故能競爭性抑制鳥嘌呤進入DNA分子中,從而干擾真菌核酸合成,抑制其生長。

體內過程】口服易吸收,吸收量與顆粒大小有關,極微顆粒(2.7μm)比細顆粒(10μm)吸收完全,t1/2約14小時.油脂食物能促進藥物吸收。吸收後,分布全身,以脂肪、皮膚、毛髮等組織含量較高,能摻入並貯存在皮膚角質層和新生的毛髮、指(趾)甲角質部分。大部分在肝代謝為6-去甲基灰黃黴素而滅活。原形藥自尿排泄不足1%,約16%-36%隨糞便排泄。

【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治療上述真菌所致的頭癬體癬股癬甲癬等。與巴比妥類藥(酶誘導劑)合用可加速在肝滅活,減弱藥效;本品可促進抗凝藥代謝,使後者的作用降低,故不宜與上述藥物合用。

不良反應】常見有噁心腹瀉皮疹頭痛白細胞減少等。

參看

32 抗真菌藥 | 兩性黴素B 32
關於「藥理學/灰黃黴素」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