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硬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用藥過程中導致的肝臟損害可致藥物性肝硬化。隨著新藥不斷出現,目前應用於臨床的藥物已逾萬種,其中大多數藥物需經肝臟代謝藥物性肝炎發病率亦日趨增加。據文獻報導,能引起黃疽的藥物就有200餘種,多方面產生肝損害的藥物還要多。據統計,主要引起藥物性肝炎的藥物有以下幾類;抗生素類解熱鎮痛劑類;抗結核藥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藥;消化系統疾病治療藥;麻醉藥品;代謝性疾病治療藥;激素類藥及其它。上述藥物分別占藥物性肝損害的24%一26%、5%~19%、8%~13%、9%~11%、5%~6%、6%一11%。  

病因學

能引起不同肝損害的藥物種類繁多,約200種以上,其中有非類固醇解熱鎮痛藥物如醋氨酚肌松藥、麻醉藥、抗驚厥藥、抗生素、抗真菌藥和抗寄生蟲藥、抗結核藥、抗癌藥和免疫抑製藥、激素類藥、口服降糖藥抗甲狀腺素藥、H2-受體阻滯劑、精神病治療藥等等。據統計,藥物性肝損害的患者,約佔所有藥物反應病例的10%~15%,其發生率僅次於皮膚粘膜損害和藥物熱

藥物引起損害可分為可預測性(通常是劑量相關性)和非預測性(或特異體質,常與劑量無關)。可預測性損害可複製動物模型,常損傷到肝小葉某些特定部位,由於與劑量有關,因而稱這類藥物為「直接肝毒性」藥物。非預測性損傷常為瀰漫性,推測是藥物的過敏反應免疫機制肝細胞損傷的直接原因。非預測性損傷不能複製相應的動物模型。

現在的觀點認為:非預測性損傷是由於某些藥物在生物轉化過程中產生了對肝臟有毒的代謝產物,從而引起肝臟病變。由於個體的藥物代謝途徑和速率的差異,特別是P450活力變異解毒機制差異等,使毒性代謝物在肝內增多,因而使某些個體易發生肝損害。  

發病機理

藥物引起肝臟損傷的機制可能為:

1、藥物及其中間代謝產物對肝臟的直接毒性作用,這類藥肝可以預知;

2、機體對藥物的過敏反應或對藥物特異質反應(idiosyncracy)生成的中間代謝產物的過敏反應。是機體對藥物及代謝產物或對藥物及代謝產物與肝內大分子共價結合的複合物產生的免疫反應。這類藥肝是不可預知的。

藥肝的發病機制可通過改變肝細胞膜的物理特性(粘滯度)和化學特性(膽固醇/磷脂化),抑制細胞膜上的k+,na+-atp酶、干擾肝細胞的攝取過程、破壞細胞骨架功能、在膽汁中形成不可溶性的複合物等途徑直接導致肝損傷,也可選擇性破壞細胞成分,與關鍵分子共價結合,干擾特殊代謝途徑或結構過程,間接地引起肝損傷  

病理改變

藥物可引起幾種類型的肝硬化:1、大結節性或壞死後肝硬化,通常是由藥物性慢性活動性肝炎亞急性肝壞死發展而來。

2、伴有脂肪變性的肝硬化,形態學上為小結節或大結節性。

3、膽汁性肝硬化

4、淤血性肝硬化,由肝靜脈或肝內小靜脈閉塞(如6-巰基

關於「藥物性肝硬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