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空腸吻合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胃空腸吻合術

一般作結腸前胃空腸吻合術。這一手術操作簡便,需時較短,適用於不能切除的胃幽門部腫瘤和不能耐受切除術潰瘍幽門梗阻病人。  

目錄

適應症

1.胃癌引起的幽門梗阻,腫瘤已固定,不能切除者,可作胃空腸吻合術以解除梗阻。

2.胃潰瘍引起幽門梗阻,病情重,不能耐受胃部分切除術,又因這類病人胃酸不高,可作胃空腸吻合術。

3.十二指腸潰瘍並發幽門梗阻,病人情況較差,不能耐受胃大部切除術者,可施行胃迷走神經切斷術,以減少胃酸,同時加作胃引流術(如幽門成形術胃十二指腸吻合術或胃空腸吻合術),以解除胃內容物的瀦留。  

術前準備

1.幽門梗阻病人,由於胃內容物瀦留,細菌容易繁殖,以致粘膜充血水腫,有礙術後吻合口的癒合。術前應禁食,術前晚洗胃,使胃盡量排空,以減少炎症

2.應適當補液輸血,並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3.進手術室前應放胃管抽空胃內容物,以免在麻醉過程中發生嘔吐,引起窒息及肺部併發症。  

麻醉

病人情況差者可用局麻,精神緊張胃瀦留嚴重者可用全麻,青壯年腹肌緊張者可用硬膜外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 平臥位,上腹正中切口或左上經腹直肌切口

2.選擇空腸吻合段 剖腹探查,確定病人適於作胃空腸吻合術後,首先提起橫結腸、沿橫結腸系膜找到十二指腸懸韌帶,以證實空腸起始部。選擇一段空腸,在距十二指腸懸韌帶15和20cm處的兩點,用絲線將腸壁漿肌層各縫一針作為標記,以備吻合。

3.縫合系膜間隙 拉緊橫結腸系膜和空腸系膜,由基部向腸側用絲線將兩層系膜間斷縫合4~5針,閉合系膜間隙,以防術後發生內疝

4.選擇胃前壁吻合口 潰瘍病幽門梗阻者,吻合部位可選在橫越幽門切跡垂線,靠近胃大彎的前側壁。對胃幽門部腫瘤,吻合部位應盡量遠離腫瘤,以免術後短期內受到腫瘤侵犯,又造成梗阻。吻合部位選定後,將已有縫線標記的空腸袢從結腸前上提,與擬定吻合的胃壁沿長軸順蠕動方向(即近端在左側,遠端在右側)對攏,在空腸袢擬定吻合口(長約5~6cm)兩端的近系膜面與胃壁一起各縫一漿肌層牽引線,打結後牽引,準備吻合。

5.縫合吻合口後壁外層 在吻合口部位的四周及後側墊上紗布保護,以免污染腹腔。先用絲線漿胃、腸壁(吻合口後壁外層)作一排漿肌層間斷(或連續)縫合。

6.切開胃、腸壁,縫合吻合口後壁內層 沿縫線兩側0.5cm處切開胃、腸壁漿肌層,縫扎粘膜下血管(最好能帶一點漿肌層組織,以免剪開後粘膜層過多地外翻)後,再剪開胃、腸壁粘膜,用吸引器吸盡胃、腸腔內容物。從遠端角開始行吻合口後壁內層縫合,先用1號腸線由腸腔進針,穿入胃腔,再由胃腔返入腸腔將胃、腸壁作一針全層縫合,在腔內打結,線頭不要剪斷。用同一條線行後壁全層鎖邊縫合。邊距約0.5cm,針距約0.8cm,一直縫至近端角,並使近端角完全內翻。

7.縫合吻合口前壁內層 繼續用同一線沿前壁改行全層連續內翻褥式縫合(Commell),繞回至縫合開始處,將會合的腸線兩端在腔內打結。至此,前壁內層縫合完畢。

8.縫合吻合口前壁外層 前壁外層用絲線作漿肌層間斷縫合後,吻合口兩角應用漿肌層8形或褥式縫合加固。吻合完畢後,再次檢查吻合後的腸袢是否為空腸,長短是否合適,有無扭曲。然後,移去墊在吻合口周圍和後壁的紗布,術後洗手或換手套,用手指在胃、腸壁外探測吻合口大小。吻合口應可容3指通過,空腸袢輸入口和輸出口各可容拇指通過。最後,清查腹腔,逐層縫合腹壁切口。  

術中注意事項

1.結腸前胃空腸吻合術輸入袢(即吻合口近端空腸)要長短合適,一般應距十二指腸懸韌帶15~20cm。因為輸入袢要繞至橫結腸和大網膜之上與胃前壁吻合,過短會發生輸入袢受壓而引起膽汁胰液和腸液的瀦留,過長又會引起食物在輸入袢內停滯。

2.吻合口長度一般以4~6cm為宜,過小術後常可因充血、水腫而引起梗阻,過大術後又可能引起食物排空加速而出現症状

3.吻合口的胃、腸壁粘膜下血管應進行縫扎,這對預防術後吻合口出血有重要作用。

4.全層連續內翻褥式縫合吻合口時,應注意邊距與針距要均勻,一般邊距為0.5cm,針距約0.8cm,這樣才能使吻合口均勻內翻,不發生皺摺、漏孔。  

術後處理

1.術後仍繼續禁食,保留胃管減壓1~2日,待腸蠕動恢復後即可進流質飲食。

2.禁食期間繼續補液,必要時輸血。

3.體格較健康的病人,術後可不需下胃管和禁食,囑早期進食。

參看

關於「胃空腸吻合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