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經乾性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股神經干痛在臨床上並非少見,尤以中年女性為多發。

坐骨神經干外,下肢股神經為最大的分支,起源於腰2、3、4神經,沿腰大肌髂腰肌下行,自腹股溝韌帶下方進入股三角(位於股動脈外側),再由此分出感覺支和運動支(圖1)。

1.感覺支 有以下兩個分支:

(1)股前皮神經:分布於大腿下2/3前內側皮膚

(2)隱神經:分布於膝、小腿及足部內側皮膚。

2.運動支 主要支配髂腰肌(已在盆腔內發出)、縫匠肌恥骨肌股四頭肌

目錄

股神經乾性痛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損傷,嵌壓或其他病理改變所致。

(二)發病機制

1.盆腔內疾患 除腫瘤外,尤其多見於婦科疾患,其次是腰大肌腹膜炎症等。

2.脊柱病變 多見於腰3~4處的椎間盤突(脫)出、結核骨折、退變或椎管內病變。

3.神經炎 以多發性為常見,易出現於感染中毒糖尿病等情況下。

股神經乾性痛的症状

1.感覺異常大腿小腿前內側可出現感覺過敏刺痛及感覺減退等異常現象。

2.痛及壓痛 疼痛起於腹股溝處,並向下放射至大腿內側,甚至達小腿遠側處,且在腹股溝中點處(股動脈外側)有明顯的壓痛,並向下放射。

3.肌萎縮股四頭肌最為明顯,對比測量雙側大腿周徑時,患側可能減少1~2cm以上,並影響伸膝功能。

4.反射 膝反射較健側減弱(早期可出現活躍),甚至消失。

1.一般診斷 根據上述特點一般多無困難。

2.病因診斷

(1)因脊椎椎管內病因所致:多伴有腰痛、椎旁壓痛和叩痛、屈頸試驗陽性、腰椎活動受限等症状

(2)因盆腔內疾患所致:多出現乾性症状(或叢性症状)。可通過肛門指診或雙合診判定盆腔內情況;托馬征陽性時,預示腰部炎症的可能較大;應酌情於清潔灌腸後攝片以除外腫瘤

(3)因股神經干本身受壓所致:主要表現為單一股神經乾性症状,腰部體征陰性,亦無盆腔症状,封閉療法有效。

股神經乾性痛的診斷

股神經乾性痛的檢查化驗

X線檢查可除外腰椎骨質病變及椎間盤突出症,同時亦可除外盆腔佔位性病變。

股神經乾性痛的鑒別診斷

單純性股神經干痛者主要與以下疾患鑒別:

1.髖關節疾患 包括化膿性炎症早期、結核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疾患,除根據全身症状及髖關節陽性體征外,X線片多出現異常所見。

2.髂腰肌炎症 主要波及骶叢引起多乾性症状,根據托馬征陽性及全身炎性反應等都可確診。

3.腹股溝淋巴結炎 亦可波及股神經,但其體征明顯,可觸及有壓痛淋巴結等,易鑒別。

股神經乾性痛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1.非手術療法理療、對症及封閉療法為主。

2.手術療法 酌情行股神經松解術,切勿隨意行神經切斷術。一般在局部麻醉蛛網膜下隙麻醉下將股神經周圍的粘連或其他致壓物松解、切除。

(二)預後

預後尚可。

參看

關於「股神經乾性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