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關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石關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太平聖惠方》作右關。別名石闕。屬足少陰腎經沖脈足少陰之會。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另說在臍上2寸,旁開0.5寸(《針灸甲乙經》);臍上2寸,旁開1.5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布有第八肋間神經的腹壁上動、靜脈的分支。主治腹痛嘔吐呃逆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九肋間神經。

〖主治疾病〗嘔吐,腹痛,便秘,產後腹痛,婦人不孕

〖人體穴位配伍〗配中脘穴內關穴胃痛、嘔吐、腹脹;配三陰交穴陰交穴腎俞穴先兆流產不孕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註〗沖脈、足少陰會穴

石關穴 沖脈足少陰之會。

〖別名〗石闕穴,石門穴,食關穴。

〖穴義〗腎經沖脈氣血在此冷降為地部水液。

〖名解〗

1)石關。石,腎所主的水也。關,關卡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沖脈氣血在此冷降為地部水液。本穴物質為商曲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散熱冷降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腎經上行,故名。石門名意與石關同。

2)石闕。石,腎所主之水也。闕,碑坊標記之意。石闕名意指腎經沖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停止不能前行。理同石關名解。

3)食關。食,胃所受之五穀也,此指脾土物質。關,關卡也。食關名意指隨沖脈氣血上揚的脾土塵埃在此冷降不能上行。理同石關名解。

4)沖脈足少陰之會。本穴物質既有腎經氣血又有沖脈氣血,故為沖脈足少陰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及地部的冷降經水。

〖運行規律〗水濕之氣少部分吸熱後循腎經上行,大部分散熱後冷降歸地,地部經水則循腎經下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濁。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水針或補之。

目錄

人體穴位專題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主頁(包含找穴方法視頻教程等內容)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穴位功能說明圖 十四經脈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黑白大圖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

參看

關於「石關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