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
A+醫學百科 >> 癲 |
①指精神失常的疾病。多因思慮憂鬱,損傷心脾,或瘀阻包絡,痰熱蒙心所致。又名痴呆、呆病。症見精神抑鬱,表情淡漠,多靜而神志常昏,或默默不語,或復多言謾說,或言語無序,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噉食污物,不知穢潔。治療須分虛實。實者以豁痰、開閉、泄火、化痰為主,宜用滾痰丸、癲狂夢醒湯、清心丸等。虛者以調補為主,宜歸脾湯、養營湯等。若虛實兼治,宜用祛癲湯。參見痴呆、呆病、五癲、花癲、失心風等條。
②指癇病。《景岳全書.雜證謨》:「癲即癇也。」又:「癲病之至,忽然僵仆而時作時止。」亦稱為胎病。《素問.奇病論》:「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安得所之?歧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癲疾也。」即癲癇病,參見癇條。
③指神志清楚但手足動搖,語言蹇澀的病症。《醫林繩墨》卷六:「癲者行動如常,人事亦知,但手足戰掉,語言謇澀,頭重身輕,其脈浮滑而疾。」多因心氣、心血不足,痰氣鬱阻所致。治宜益氣養血化痰為主,方如二陳湯加全蠍、白附子、防風、黃芪、當歸、秦艽等。本證常見於老年性震顫、腦動脈硬化及腦血管意外等疾病。
出自A+醫學百科 「癲」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9%A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癲」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