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則
醫學電子書 >> 《病理生理學》 >> 腎功能不全 >> 急性腎功能衰竭 >> 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則 |
病理生理學 |
|
|
(一)由於許多藥物及毒性物質能損害腎小管,因此應合理用藥,以避免毒性物質對腎臟的損害作用。
(二)積極搶救危重病人,預防休克的發生,如已發生休克伴有功能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應及時採用抗休克措施,迅速恢復有效循環血量,使腎血流量和GFR恢復正常,以利腎功能的恢復。如通過尿液分析,發現患者已發生急性腎小管壞死所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應按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原則進行處理。
(三)由於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常採用下述綜合治療措施。
1.適當輸入液體,以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在少尿期應嚴重控制液體輸入量,以防水中毒的發生。在多尿期,除注意補液外,還應注意補鈉、補鉀、以防脫水、低鈉血症和低鉀血症的發生。
2.處理高鉀血症。高鉀血症是少尿期威脅生命的變化,應進行緊急處理,治療原則是:
①促進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內,如靜脈內滴注葡萄糖和胰島素,使細胞內糖原合成增多,從而促使細胞外液中的鉀進入細胞內;②靜脈內注入葡萄糖酸鈣,對抗高鉀血症對心臟的毒性作用;③應用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鈉口服或灌腸,使鈉和鉀在腸內進行交換,鉀即可隨樹脂排出體外;④嚴重高鉀血症時,應用透析療法(詳後文)。
3.控制酸中毒。
4.控制氮質血症。如①滴注葡萄糖以減輕蛋白質的分解代謝;②靜脈內緩慢滴注必需胺基酸,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降低尿素氮上升的速度,並加速腎小管上皮的再生;③採用透析療法以排除非蛋白氮等(詳後文)。
5.積極抗感染。此時應選用合適的藥物和劑量,以免加重腎中毒。
6.透析療法包括血液透析(人工腎)和腹膜透析。其原理是通過透析作用,使半透膜兩側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質如尿素、葡萄糖、電解質、H+等進行交換,以矯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和降低尿素氮。透析效應取決於半透膜的孔徑大小,以及膜兩側溶質的濃度差。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為半透膜,人工腎則利用一種賽璐玢(cellophane)或銅玢(cupraphane)的透明薄膜作為半透膜。透析液的配置很重要。為了降低血漿中K+、H+和非蛋白氮等物質的濃度,透析液中的鉀濃度應比正常血鉀濃度為低(如2mmol(2mEq)/L),而且不應含有非蛋白氮類物質,人工腎的透析效果最好,但設備及條件要求較高,不易推廣。因此臨床上常將透析液注入腹腔內,利用腹膜進行透析。留置1~2小時再將透析液放出。透析療法已廣泛應用於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也不應因此而忽視其他治療措施。
急性腎功能衰竭發病過程中各期的機能代謝變化 | 慢性腎功能衰竭 |
關於「病理生理學/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