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機制學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心血管疾病 >> 動脈粥樣硬化 >> 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機制學說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主要學說有:

1.脂源性學說 此說基於高脂血症與本病的因果關係。實險研究也證明,給動物喂飼富含膽固醇和脂肪的飲食可引起與人類動脈粥樣硬化相似的血管病變。高脂血症可引起內皮細胞 損傷和灶狀脫落,導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漿脂蛋白得以進入內膜,其後引起巨噬細胞的清除反應和血管壁SMC增生,並形成斑塊。 Anitschkow(1925)的浸潤學說、Rössle(1943)的滲入學說,以及Doerr(1963)的灌注學說都是在這樣的事實基礎上建立 的。

2.致突變學說 此學說為EP Benditt和JM Benditt(1973)所提出,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的平滑肌細胞為單克隆性,即由一個突變的SMC產生子代細胞,遷移入內 膜,分裂增生而形成斑塊,猶如平滑肌瘤一般。此起突變的原因可能是化學致突變物或病毒,其根據是,若女性的二倍體胞核中X染色體的任一個基因雜合子, 機體將由兩種不同等位基因型的細胞混合組成(鑲嵌性)。目前以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作為檢測這兩個等位基因的標記物。G-6-PD有兩上 異構體(A及B)。若增生病變來自鑲嵌個體的單個細胞,則這種病變與正常組織含有兩個表型相反,僅含有一個表型的G-6-PD。Benditt等在檢查雜 合子黑人婦女的正常主動脈及斑塊中發現,斑塊由產生一種表型的G-6-PD的SMC組成,而正常動脈壁則由兩種表型的G-6-PD的SMC混合組成。因此 認為這些病變是單克隆來源。

3.損傷應答學說 此說為Ross(1976)所提出,1986年又加以修改,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至少有兩個途徑:①各種原因(機械性、LDL、高半胱氨酸免疫性毒素、病毒等)引起內皮損傷,使之分泌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GF),並吸引單核細胞粘附於內皮。單核細胞遷移入內皮下間隙,攝取脂質, 形成脂紋,並釋放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樣生長因子。脂紋可直接演變為纖維斑塊,或由於內皮細胞脫落而引起血小板粘附。這樣,血小板、巨噬細胞及 內皮細胞均可產生生長因子,刺激中膜SMC增生。增生病灶內的SMC也可分泌PDGF樣生長因子。②內皮細胞受損,但尚完整,內皮細胞更新增加,併產生生 長因子,從而刺激中膜SMC遷移進入內膜,SMC及受損內皮細胞均可產生PDGF樣生長因子,這種相互作用導致纖維斑塊形成,並繼續發展。

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症學說:損傷應答學說實際上也是一種炎症觀點。近年來,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炎症學說又重新被強調。

4.受體缺失學說Brown 和Goldstein(1973)首先發現人纖維母細胞有LDL受體。已知,該受體廣泛分布於肝、動脈壁等全身各種組織細胞膜表面。血漿LDL與LDL受 體結合後,聚集成簇,被內吞入細胞,並與溶酶體融合。在溶酶體酶的作用下,LDL中的apo B100被水解為胺基酸,膽固醇酯被水解為游離膽固醇及脂肪酸,前者通過以下途徑調節細胞的膽固醇代謝:①抑制內質網的HMG CoA還原酶抑制細胞本身膽固醇合成;②在轉錄水平上抑制細胞LDL受體蛋白質的合成;③激活內質網脂醯CoA膽固醇脂醯轉移酶(ACAT)活性,使游 離膽固醇酯化而儲存於胞漿內。LDL被細胞攝取的量取決於細胞膜上受體的多少,若LDL受體數目過少,則導致細胞從循環中清除LDL減少,從而使血漿 LDL升高。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由於細胞表面LDL受體功能缺陷而導致血漿LDL水平極度升高。患者多在早年發生冠心病而死 亡。

32 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 動脈粥樣硬化病理變化 32
關於「病理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機制學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