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桿菌屬
A+醫學百科 >> 梭桿菌屬 |
梭桿菌屬(Fusobacterium),擬桿菌科的 1屬。因大多數菌端似梭而得名。專性厭氧,革蘭氏染色陽性,菌體細直或稍彎,單個或雙成,有時呈短鏈狀排列,著色不勻,濃淡相間。無芽胞,無運動性,營養要求較高,分解糖類能力微弱,主要代謝產物為酪酸,能還原硝酸鹽。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26~34%。正常存在於人或動物的口腔、消化道和土壤中,已知對人和動物致病的有16種以上,主要是壞死梭桿菌和核梭桿菌。
壞死梭桿菌
多形態,有球狀、桿狀、絲狀和鏈狀,桿狀菌體大小為(0.5~1.5)×(1.5~3)微米。絲狀菌體長可近百微米,有時中間膨大。在血瓊脂平板上37℃培養48小時後,菌落直徑達1~3毫米。呈甲型或乙型溶血,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31~34%。一般通過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可引起綿羊、山羊、牛和鹿的腐蹄病,犢牛白喉、豬壞死性腸炎和鼻炎、雞偽白喉;人的咽部化膿、齒齦化膿、腹膜炎、產道感染等,偶見闌尾炎、膀胱炎。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療有效。
核梭桿菌
又稱梭形梭桿菌。菌體細長,兩端尖,有時呈長絲狀。菌落呈甲型溶血。產生吲哚。發酵糖類能力弱。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27~28%。存在於人的口腔,偶見於泌尿生殖道。可引起人的口腔感染、肺膿腫或胸膜肺部感染,與奮森氏密螺旋體共同致奮森氏咽峽炎,也可引起牛的肝膿腫等。
參看
出自A+醫學百科 「梭桿菌屬」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A2%AD%E6%9D%86%E8%8F%8C%E5%B1%9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梭桿菌屬」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