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定義

損傷(injury)正常的細胞和組織可以對機體內外環境變化等刺激時,做出不同的形態功能代謝的反應調整,而當機體內外環境刺激超過組織和細胞的適應能力時,可引起受損細胞和細胞間質的物質代謝組織化學超微結構乃至顯微鏡下甚至肉眼可見的異常變化,稱為損傷。大眾意義的損傷是指機體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受到破壞,如頭破血流、骨折、刀傷等肉眼可見的損傷;所有有害因素首先都是在分子水平發揮作用的。

原因和機制

原因

  1. 外界致病因素 生物([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等)、理化(高溫、低溫、放射性物質及紫外線等和機械損傷、強酸、強鹼等)、營養性等
  2. 機體內部因素 免疫(過敏)、內分泌(甲亢)、遺傳變異、先天性等
  3. 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精神等

機制

  1. 細胞膜的破壞 細胞膜的破壞常常是細胞損傷特別是細胞[早期不可逆損傷的關鍵環節;機械的直接損傷、細菌毒素、缺氧等可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從而影響其正常功能。
  2. 活性氧類物的產生 活性氧類物質(ASO)細胞正常的代謝也可產生,是一種強氧化性物質,是細胞損傷的基本環節;當受到刺激時,產生增多不足及不及時清除,能與周圍分子發生反應,釋放能量,從而損傷細胞;
  3. 細胞質內高游離鈣的損傷,正常細胞質內游離鈣較低,而許多酶的激活依賴於細胞質內的游離鈣;細胞中毒、缺氧等使細胞質游離鈣升高,激活蛋白酶磷脂酶核酸酶等使組織溶解,是多因素損傷細胞的終末環節;
  4. 缺血、缺氧的損傷缺血 缺氧使細胞能量、營養不足;
  5. 化學性損傷 化學性損傷可直接細胞毒作用、誘導過敏免疫損傷、損傷遺傳物質

損傷的分類

按刺激解除後,細胞組織能否恢復正常分為可逆性損傷和不可逆性損傷:

可逆性損傷

細胞可逆性損傷(reversible injury),舊稱變性(degeneration)是指細胞細胞間質受損後,由於代謝障礙,使細胞或細胞間質內異常物質]或正常物質異常蓄積的現象,並伴有功能低下;根據受損細胞的種類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1. 細胞水腫細胞水腫(cell swelling)又稱水樣變性(hydroponic degeneration)常是細胞損傷最早出現的變化,是細胞內的異常蓄積;常見於等器官實質細胞,光鏡下見細胞質內紅染細顆粒(腫脹的細胞器),其極期成氣球樣變;肉眼觀見:受累器官體積增大、包膜緊張、切面外翻、顏色變談;
鏡下水腫觀
器官水腫觀
  1. 脂肪變脂肪變(Fat change或steato)中性脂肪尤其甘油三酯蓄積非脂肪細胞中;多發生於肝細胞(最常發生)、心肌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鏡下觀:細胞呈空泡狀;肉眼觀;受累器官體積增大、淡黃色、邊緣圓鈍、切面油膩;如脂肪肝虎斑心(注意與心肌脂肪浸潤相鑒別);
脂肪變鏡下觀
脂肪肝
虎斑心



  1. 玻璃樣變 玻璃樣變(hylinization)又稱透明變(hyline degeneration)是指細胞內及細胞間質半透明蛋白質的蓄積;有根據蓄積的蛋白質有以下分類:

⑴細胞內玻璃樣變

纖維結締組織纖維樣變

細動脈硬化

  1. 澱粉樣變澱粉樣變(amyloid change)細胞間質見蓄積澱粉樣-粘多糖複合物;
  2. 粘液樣變粘液變(mucoid degeneration) 細胞間質內粘多糖(透明質酸等)和蛋白質的蓄積;
  3. 病理性色素沉著 病理性色素沉著(pathological pignention)是指色素蓄積於細胞內外;如含鐵血紅素脂褐素黑色素膽紅素等內源性色素,也可以是炭塵、紋身色素的蓄積;
  4. 病理性鈣化病理性鈣化(pathological calcification)指骨與牙齒之外的組織固態鈣鹽的沉積;

不可逆性損傷

不可逆性變損傷又稱細胞死亡是所有細胞最重要的生理病理變化;主要有兩種:凋亡和壞死;

壞死

概述

壞死(necrosice) 是病理性死亡的主要形式;是失活組織,應及時切除,以酶溶性變化為特點的活體局部性組織細胞死亡;其基本形式是細胞腫脹細胞器崩解蛋白質變性;基本病變:

核固縮

顯微鏡下

核碎裂 核溶解

分類

根據酶的分解作用所佔的地位不同分為以下幾類: 1.凝固性壞死 coagulative necrosis 最為常見,多見心、肝、腎等實質性器官;還有一種壞死更徹底的特殊類型凝固性壞死:乾酪性壞死,常見於結核病

心凝固性壞死
腎凝固性壞死
乾酪樣壞死



2.液化性壞死 liquefactive necrosis,主要見於含磷脂較多的組織,如腦;鏡下特點:死亡細胞完全被消化、組織快速被溶解;還有一種特殊類型:脂肪壞死,常見於急性胰腺炎


鏡下觀
腦液化性壞死



3.纖維蛋白樣壞死 fibrinoid necrosis 舊稱纖維素樣變性結締組織小血管壁常見的壞死形式;常見於變態反應性疾病,如風濕病新月體性腎炎

4.壞疽 gangrene指局部組織壞死合併腐敗菌感染;按血液流通情況分濕性壞疽(Wet gangrene)、乾性壞疽(Dry gangrene)、氣性壞疽(Gas gangrene);

甘性壞疽
濕性壞疽
子宮氣性壞疽




壞死的結局

潰瘍
竇道





壞死的後果

對機體的影響,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壞死細胞的生理重要性 ②壞死細胞的數量 ③壞死細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 ④發生壞死器官的貯備代償能力 較嚴重的是損傷性休克:損傷性休克

凋亡

凋亡apoptosis主要是細胞的生理性死亡,僅少數是病理性死亡,是一種程序性死亡;凋亡的標誌:凋亡小體

損傷的修復

按修復的形式分為:再生、纖維性修復;有的修復可完全恢復原有的結構和功能;有的只能部分恢復;

再生

並不是所的細胞都能再生,根據再生的能力將細胞分為三類: ===不穩定細胞===又稱:持續分裂細胞:如表皮細胞、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黏膜細胞淋巴造血細胞等; ====穩定細胞===又稱:靜止細胞;各類腺體腺樣組織的實質細胞:如肝臟,在切除70%仍可快速增生; ====永久細胞====又稱:非分裂細胞;有神經細胞、心肌細胞、骨骼肌細胞;這類細胞一旦遭受破壞就永久性缺失;

纖維性修復

纖維性修復指結締組織的修復,根據階段分為:肉芽組織和瘢痕組織;

肉芽組織

肉芽組織有新生的薄壁血管和成纖維細胞構成;肉眼觀鮮紅色、顆粒狀、柔軟濕潤、像新鮮的肉芽;肉芽組織在組織損傷1~2天後出現;

肉芽組織


肉芽組織的作用

  1. 抗感染保護創面
  2. 填補創口及其他組織缺損
  3. 機化包裹壞死、炎性滲出物及其他異物

瘢痕組織

瘢痕組織,是肉芽組織的成熟階段;對機體有有利的方面:能填補缺損保持組織器官完整、比肉芽組織堅固能和很好的抗壓;對機體有害的方面:不美觀、瘢痕收縮,會使器官功能受限、瘢痕性粘連、瘢痕組織增生過度;

瘢痕收縮
瘢痕粘連

參看

病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 李玉林主編

關於「損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