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α 1 -抗胰蛋白酶肝臟產生的一種糖蛋白,是人體內血清蛋白溶解酶(如胰蛋白酶)的主要抑制物.唾液,十二指腸液,呼吸道分泌物,淚液,鼻腔分泌物和腦脊液中都含有α1 -抗胰蛋白酶.α1 -抗胰蛋白酶基因位於第14號染色體,70位等位基因調控其合成.PiZZ型組合,後果極為嚴重,導致血清α1 -抗胰蛋白酶的水平極度降低.這些病人至成人期易發展為廣泛的肺氣腫和嚴重的肝疾病.

PiZZ純合子導致肝損傷的機制不明,僅僅當有α1 -抗胰蛋白酶在肝內積聚時才誘發肝病,可能與α1 -抗胰蛋白酶類似物的堆積有關,如聚合的ZZ蛋白.由於蛋白酶的活性,尤其是彈性蛋白酶的活性未被抑制,導致肝細胞的破壞.

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導致活性未被抑制的蛋白酶損害肺臟,α1 -抗胰蛋白酶血清水平越低,肺氣腫越易發生,尤其是當與環境因素如吸煙等合併存在時,肺部症状多在病人30歲左右時發生.

症状和診斷

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在兒童期表現為肝病,在成人表現為肺氣腫,老年人表現為肝硬化.許多病人在病程中的少數幾個月內表現為膽汁淤積肝炎,一些病人可能死亡,但大多數病人存活,兒童在後期出現局灶性肝腫大,並發展為肝硬化及成人早期的後遺症.

許多PiZZ純合子的病人最終可出現肝病的表現,新生兒肝炎是PiZZ純合子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的最早表現.大約25%的病人發展為肝硬化和門脈高壓,並在12歲前死於肝硬化的併發症.25%的病人在20歲前死亡,25%出現肝纖維化和輕微的肝功能障礙,存活至成年期,然而也有25%的病人無疾病進展的表現.部分無新生兒肝炎的PiZZ純合子的長期預後尚不清楚.

雖然成人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不常見,但可導致慢性肺氣腫(60%的患者)和肝硬化(12%的患者).這兩種情況常常不合併存在,肝硬化可為小葉性或大葉性,最終發展為肝癌.在成年期,第一次出現的肝病往往與新生兒黃疸有關.

血清球蛋白水平下降,尤其是α1 -抗胰蛋白酶水平下降是其特徵性改變.肝活檢HE染色發現嗜酸性小體可以確診,這些小體PAS亦陽性.

膽汁淤積的新生兒可能出現無明顯炎性細胞浸潤的肝細胞損傷,伴膽管增生的門周纖維化或膽管發育不良.肝硬化是後期的表現.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產前診斷依賴於羊膜穿刺術絨毛活檢,在細胞內可檢出Z等位基因,但並不能預測肺氣腫和肝硬化的發生.

治療

正規治療應針對肺部疾病進行,措施包括戒煙,去除可導致呼吸道阻塞的因素,預防支氣管肺部感染及全身健康的評價,目前尚無刺激α1 -抗胰蛋白酶產生或替代α1 -抗胰蛋白酶的治療措施.對於嚴重的肝損害,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肝移植後受體可獲得供體表型,移植的肝臟可產生正常的α1 -抗胰蛋白酶.

健康問答網關於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相關提問

關於「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