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電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創傷與外科急診 >> 電擊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電擊指一定強度電流直接接觸並通過人體所致損傷及功能障礙礙,也稱之為電擊傷(electrical burns)或電接觸傷(electrocutioninjuries)。電擊對人體的作用包括電流經過人體時引起的心臟中樞神經系統等的嚴重功能失調,及開始不明顯、但為不可逆的組織損傷,主要是熱損傷。這種損傷的範圍起初往往難以確定。嚴重電擊的早期急救處理包括心肺復甦焦痂筋膜的減張切開,輸液治療,清創術及某些併發症骨折的固定等。

由於接近高壓電源,人體可為高溫電弧造成電弧燒傷,這種體表燒傷雖可較深,但範圍一般不大。由於衣服被引燃也可致體表燒傷。這些燒傷的處理與熱力燒傷相同,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電擊傷有電源口及出口,進口為人體接觸電源處,出口為人體踩地處。電流經過人體只有在超過、克服皮膚電阻或身體著地才完成。

電流接觸皮膚後產生高熱使之燒傷、炭化、炭化後的皮膚電阻大大降低。潮濕的皮膚的電阻也減低,乾燥皮膚的電阻可以從50000~1000000Ω降至潮濕皮膚的1000~1500Ω。

一、電擊致傷的因素

電擊的嚴重程度由以下因素決定:電流強度、電壓、交流電或直流電、頻率、接觸時間、皮膚電阻及其他組織電阻、電流在人體內的徑路、個體的特徵如健康狀況、心理因素等。

(一)電流 人體通過的電量(電流強度)為決定損傷輕重的重要因素。人體接觸周率為50~60HZ的交流電時,電流強度僅為45μA後即可以有感覺;1mA手指開始有感覺;8~12mA有刺痛感,肌肉收縮;超過20mA肌肉產生強直性收縮,呼吸困難;25mA以上電流,如通過心臟,可致心室纖維顫動或心臟停搏;100mA以上電流通過腦部,觸電者立即失去知覺。在低電壓及高電壓均可發生,多見於高電壓的原因在於高電壓更易通過皮膚阻抗。就電的種類而言,交流電比直流電對人體的損傷大。頻率在15~150HZ(低頻)的交流電對人的危險很大,而以50~60HZ(市電)對人的危險性最大。頻率為50~60HZ時,即使電壓僅為60V,也可引起致命的心室的纖維性顫動。但當頻率高達2000HZ以上時,其對人的危險性反而降低,因高頻電流有通過導體表面化的趨向。

(二)電壓 電壓的高低決定了電流可否超越、克服皮膚電阻及人體通電量。按電流強度(I)=電流電壓(E)/皮膚電阻(R)的公式,在同一皮膚電阻條件下,電壓越高,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對人體的危險也越大,故高壓電比低壓電危險性更大。一般認為電壓低於24V時,對人體是安全的,超過40V則可能有危險。低壓一般指電壓在1000V以下的電流,它可致心室纖維性顫動,心跳驟停。高壓電指在1000V以上的電流,其對人體的損傷主要為呼吸肌的強直性收縮,致呼吸暫停以至停止。

(三)電阻 電流流經人體時,由電能轉為熱能導致大量深部組織的損傷、壞死。按電流熱效應(H)=0.24I2Rt。組織電阻最大的部位,產熱量最大,接觸時間越長,對機體的影響越重,電流強度大,產生的熱量急劇增加。人體各種組織的電阻各不相同。神經、肌肉、皮膚、肌腱、脂肪及骨骼的電阻依次遞增。骨組織電阻最大,電流通過時產生的熱量高,加上深部組織散熱慢,環繞骨的其他深部組織可因而增加損傷的嚴重程度或因而致傷。但骨對熱的耐受力卻較大。神經及血液的電阻小,但這些組織卻較骨組織更易為高熱所損傷。身體各部皮膚的電阻因皮膚厚度不一而相異,角化層及全層皮膚最厚的手掌及足底部的電阻最大。

若將皮膚下各層組織視作為單一導體,則經過截面較小的部位的電流密度大於經過截面較大者。一定量電壓的電流經一側手至一側髖部,則在臂部的電流密度大於軀幹的電流密度,因而在臂部產生的熱及「內燒傷」也較大。皮膚下的小接觸點,截面最小,產熱及內燒傷也最重。

電接觸點位於左臂應注意對心肌的損傷,於頸部則應注意對腦、脊髓及眼晶狀體的損傷。

二、病理生理

電擊後引起的機體的病理生理改變及其後果是多方面的,除呼吸停止心室纖顫、心跳驟停等可致死的變化外,在早期,心電圖可反映出心肌纖維、傳導系統的改變,常可見到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等,但這些變化大都為暫時性的,唯室上性心動過速束支傳導阻滯可持續較久。也可見到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型的心電圖變化。強直性肌肉收縮或電擊後病人從高處墜下可致骨折。電流可直接影響血管層,電流通過血液可引起血液凝固、血管栓塞,血循環的病變及嚴重的「內燒傷」使肌肉發生變性及漸進性壞死。肌間隙的大量滲出腫脹、筋膜內壓力增加可影響循環,使肢體遠端缺血,造成肌肉不可逆的壞死。電擊病人還有大量肌紅蛋白血紅蛋白的釋放,當經腎臟排出時,可導致腎小管阻塞,甚至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的電擊病人通常有較重的酸中毒

參看

32 創傷或感染病人的腸道外營養支持 | 電擊的急救處理 32
關於「急診醫學/電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