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總論/丹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外科學總論》 >> 外科感染 >> 軟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 丹毒
外科學總論

外科學總論目錄

【病因和病理丹毒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急性炎症,由β-溶血性鏈球菌從皮膚、粘膜的細小傷口入侵所致。丹毒蔓延很快,很少有組織壞死化膿

臨床表現丹毒的好發部位為下肢和面部。起病急,病人常有頭痛畏寒發熱。局部表現為片狀紅疹,顏色鮮紅,蹭較淡,邊緣清楚,並略隆起。手指輕壓可使紅色消退,但在壓力除去後,紅色即很快恢復。在紅腫向四周蔓延時,中央的紅色消退、脫屑,顏色轉為棕黃。紅腫區有時可發生水泡。局部有燒灼樣痛。附近淋巴結常腫大、足癬或血絲蟲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覆發作,有時並可導致淋巴水腫,甚至發展為象皮腫

【治療】休息,抬高患處。局部用50%硫酸鎂濕熱敷,或用青敷膏外敷。全身應用碘胺藥或青黴素,並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後仍繼續應用3~5日,以免丹毒再發。對下肢丹毒,如同時有足癬,應將足癬治好,以避免丹毒複發。還應防止接觸性傳染。

參看

32 新生兒皮下壞疽 | 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結炎 32
關於「外科學總論/丹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