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
A+醫學百科 >>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 |
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pyrimidine 5′-nucleotide deficiency,P5′ND)紅細胞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並與RNA分解代謝有關的酶缺乏症,是核苷酸代謝異常最常見的酶缺陷疾病。
目錄 |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二)發病機制
P5′N是一種鋅(Zn)依賴的金屬酶,受Cr2 、Zn2 、Mg2 激活,而Hg2 、Pb2 等明顯抑制其活性。隨著紅細胞成熟衰老,P5′N含量逐漸減少。P5′N存在由不同基因編碼的Ⅰ、Ⅱ兩種亞型,除存於紅細胞外,Ⅰ型還存在於腦組織。
核糖體RNA在正常網織紅細胞內降解為5′-核苷酸,其不易彌散的代謝產物(胞苷、胸苷及尿苷單磷酸鹽)由P5′N再磷酸化而形成可彌散的產物透出細胞。P5′N缺乏性網織紅細胞內聚集大量胞苷和尿苷複合物,可使總核苷酸池較正常紅細胞中擴大5倍以上。由於核糖體在缺陷細胞內不能正常降解,從而大量聚集而形成瑞特染色中嗜鹼點彩顆粒。由於缺陷性紅細胞內大量消耗磷酸腺苷而非磷酸嘧啶,故P5′N缺乏症以前歸類於「高ATP症候群」。
關於P5′N缺乏症溶血機製為:紅細胞中P5′N嚴重缺乏時嘧啶類核苷酸堆積,通過競爭性抑制ATP酶和ATP生成相關酶,用6-磷酸葡萄糖酸競爭性抑制和用NADP非競爭性抑制G-6-PD,此外酸性嘧啶核苷酸的堆積,使紅細胞內pH下降,進一步使G-6-PD和6PGD活性降低,影響了戊糖磷酸旁路活性,此二者均干擾ATP產生。從而使紅細胞壽命縮短,出現為慢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症状
1.終生性溶血性貧血 貧血常為輕中度,可因感染、應激及妊娠而加重。
3.智力發育低下 腦組織中P5′N缺乏所致。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診斷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檢查化驗
P5′N缺乏症雜合子血象正常,純合子或複合雜子P5′N活性僅為正常的5%~10%,有伴脾腫大和間斷黃疸的終身性溶血性貧血。感染、應激和妊娠可以使貧血加重。某些患者還可有發育遲緩。
1.外周血 血紅蛋白濃度80~100g/L,網織紅細胞約10%;嗜鹼點彩紅細胞呈持續性存在,為4%~5%(正常<3%),提示本病的診斷。
4.P5′N活性定量試驗:診斷本病依賴於此試驗。P5′N活性正常範圍:成人12.10±2.52;新生兒19.18±3.62(無機磷法);本病P5′N活性低於正常值。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應注意預防,提倡優生,進行婚前和產前檢查。
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1.切脾 可使血紅蛋白濃度有中度提高。
2.輸血 除個別病例外,常無需輸血。
3.補充微量元素 適量補充鋅、鎂,有助於激活紅細胞內少量殘存的P5′N,盡量避免接觸鉛、汞等微量元素。
無特殊治療,切脾後部分患者血紅蛋白升高。
(二)預後
終生性溶血性貧血,貧血常為輕中度,可因感染應激及妊娠而加重。智力發育低下。
參看
關於「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