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學/腸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微生物學》 >> 腸道病毒和輪狀病毒 >> 腸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醫學微生物學 |
|
|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結構
病毒體呈球形,無囊膜。直徑17~28nm,呈20面體立體對稱。外殼由32~42個殼微粒組成,核心直徑為6~20nm ,含20~30%單鏈RNA。其蛋白質成份主要由4個肽(VP1~VP4)構成,其中VP2和VP4是由VP0裂解而來,在幾乎所有小RNA病毒顆粒中都含有1個或數個這樣的未裂解成份。腸道病毒中有一些型或同一型中的某些株具有血凝活性。
(二)培養特性
腸道病毒在靈長類上皮樣細胞中生長最好。常用的有猴腎、人胚腎、人胚肺、人羊膜和HeLa細胞等。病毒在胞漿內複製,迅速引起細胞病變,致使細胞變圓、壞死、脫落。柯薩奇病毒對乳鼠有致病性,可通過接種乳鼠來分離該類病毒。
(三)抵抗力
腸道病毒耐酸( pH3.5),據此可以和分類學上同科的鼻病毒相鑒別。對胃酸、汁有抵抗力,對普通消毒劑如70%酒精、5%來蘇爾等有抵抗作用;對氧化劑如1%過錳酸鉀、1%雙氧水和含氯消毒劑較敏感。此外對高溫、乾燥、紫外線等敏感,56℃30分鐘可滅活病毒。有機物可保護病毒,病毒在糞便和污水中可存活數月。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一)傳染與傳播途徑
人類是腸道病毒的天然宿主,兒童是最敏感的人群。傳染源為病人及隱性感染者。腸道病毒感染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多數為隱性感染,發病率為2~10%,主要取決於病毒的型別、株別,以及人體的免疫功能狀態。
糞-口途徑是主要的傳播方式。感染後病毒在咽喉部持續存在1~3周,通過糞便便排毒1~18周,因此糞便污染的食物、水源和用具等是主要的傳染源,而媒介昆蟲、蒼蠅、蟑螂等偶而可成為傳染源。流行季節主要在夏、秋季,一般呈散發流行或地區性暴發流行。
(二)致病性
病毒進入人體後,先在包括咽部在內的消化道上皮細胞和淋巴組織內繁殖。在敏感的兒童或缺乏免疫力的成人中,病毒進一步擴散到血液循環,引起病毒血症,此時病人出現低熱。隨後病毒很快進入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繼續繁殖,同時侵犯敏感的器官或組織,引起以炎症為主要病理變化的多種特殊臨床表現。在炎症反應中可看到細胞壞死及單核細胞浸潤,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炎症反應在血管周圍比較明顯。腸道病毒可直接引起組織病理損害,如脊髓灰質炎、無菌性腦膜炎、皰疹性咽峽炎、結膜炎、流行性肌痛、甲型肺炎等。另外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或心包炎、腎炎和肌炎等除病毒原發感染作用外,還有免疫病理反應的參與。
(三)免疫性
機體受病毒感染後,腸道局部可出現特異性分泌型lgA,血液中依次出現lgM和lgG 抗體,分泌型lgA能清除腸道內的病毒,在阻止病毒進入血流中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lgM、lgG抗體(主要是中和抗體)可阻斷病毒向中樞神經系統和其他部位擴散並將病毒清除。中和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甚長,對同型病毒感染有牢固的免疫力,但對異型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三、微生物學診斷
(一)病毒分離與鑒定
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用咽拭子、直腸拭子、糞便、體液及組織等標本接種單層細胞培養,很容易分離出病毒。在病毒症期不易分離出病毒。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状時,腦脊液分離陽性率10~85%。從胸腔、關節腔、心包液、腦脊液中分離出病毒有確診的意義;從咽部分離出病毒有高度相關意義;而若從糞便中分離出腸道病毒,作解釋時要非常小心,因為無症状排毒可達4個月以上。腸道病毒的鑒定是項既繁瑣又費力的工作,主要依靠中和試驗。
(二)血清抗體檢測
多採用中和試驗。一般單份血清抗體效價無意義,因為健康人血清中都有一定的效價。若取雙份血清檢測,抗體效價升高4倍可支持腸道病毒感染的診斷。
腸道病毒和輪狀病毒 | 脊髓灰質炎病毒 |
關於「醫學微生物學/腸道病毒的共同特性」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