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環境的衛生學特徵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人類和環境的關係 >> 環境的衛生學特徵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目錄

目錄

一、整體性

環境中的各種因素(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社會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聯繫的。如環境中的碳、氧、氮、硫等物質在全球的生物化學循環中與整體環境之間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由於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日益頻繁的飛行,氮氧化物、氯氟烴(氟利昂)等進入平流層,導致臭氧層(ozone layer)破壞,從而減弱阻擋強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削弱了臭氧層對地面生物的保護作用;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燃燒導致二氧化碳等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氣溫上升,構成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人口激增、資源濫用等社會因素也會對整體環境產生影響。這些情況表明,某一項環境因素的變動都與整體環境息息相關。因此,人類在創造文明的同時,應充分注意合理開發和科學利用資源,調整和規範自己的社會行為,保護環境,保護健康。

二、區域性

環境除具有整體特徵外,還具有區域性特徵。如廠礦排出的有害廢水對水系的污染影響多局限在下游沿岸一定地區範圍的環境和居民,而廠礦排放的有害氣體對大氣的污染影響則多以廠礦為中心波及一定範圍(尤其是下風向地區)地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健康。又如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地方病和化學元素性(地球化學性)地方病也都具有嚴格的地方性區域特徵,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由於病原體與所處地區內自然地理條件相適應,以及宿主生活習性的選擇性生存特點決定了自然疫源性地方病區域性特徵。化學元素性地方病的地域性特徵則由地質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分布所決定,且因地球化學元素在地球外殼的分布並不均勻,故它們呈現明顯的區域性特徵。

三、多變性

環境因素的多變性是指在自然和生物轉化及人們社會行為的作用下,使環境從內部結構到外在狀態處於變化過程中。人類認識環境多變性特徵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促使人類主動地與自然界本身的運動相適應、相協調,使環境變遷向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減少和消除不良環境因素作用,防止環境退化和保護健康。

四、生物富集(biological enrichment)

又稱生物濃縮,是指生物體從周圍環境中吸收某種濃度極低的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並逐漸積累,使生物體內該元素或化合物的濃度超過環境中濃度的作用過程。生物富集的程度用富集係數表示,即某種元素或難分解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濃度與生物生長環境中該元素或化學物質濃度之比。該係數與環境中元素的種類和濃度,不同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環境因素等有關。據報導,海水被DDT污染,濃度達0.00005ppm;經過浮游生物的富集,其體內可達0.04ppm(富集約1000倍);又當魚吞食浮游生物後,在魚體內又進一步富集到2.07ppm(富集約40000倍),魚再經水鳥吞食,最終在鳥體內的富集竟可高達75.5ppm(富集約100萬倍),導致水鳥大批中毒或死亡。

生物富集必須具備的條件是:①環境化學物質易為各種生物吸收;②進入生物體內的環境化學物質較難分解和排泄;③環境化學物質在生物體內富集和逐漸積累時,尚不致對該生物體造成致命傷害;④生物富集多通過食物鏈進行(生物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以攝食和被攝食的關係逐級傳遞物質和能量,彼此呈相互依存的鏈狀關係,稱食物鏈)。

五、環境自淨(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

指受污染環境在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作用下,使污染物濃度或總量降低的過程。降低的速度和數量因環境結構和狀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環境自淨是運用環境因素自身的力量(物理淨化、化學淨化、生物淨化)消除環境污染物,淨化環境的重要途徑(參見本章第四節環境污染)。

物理淨化包括稀釋、混合、湍流、擴散、凝聚、沉降、揮發、逸散。物理淨化能力的強弱取決於環境的物理條件(溫度、流量、流速、風速、降水等)和污染物本身的物理性質(比重、形態、粒度等)。化學淨化包括氧化還原、化合分解、吸附及中和等。環境的化學條件(酸鹼度、氧化還原電勢、溫度、化學組分等)和污染物本身的化學性質對化學淨化也有很大影響。生物淨化包括生物吸收、分解、降解和轉化等,如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酚、氰並在體內轉化為酚糖苷、氰糖苷;鳳眼蓮可吸收水體中的汞、鎘、砷等污染物,其根系微生物可降解轉化污水中的有機物;球衣菌可分解酚、氰為二氧化碳和水;一般需氧微生物能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氮、磷等,而厭氧微生物則可把有機物分解為甲烷、硫化氫、硫醇、氨、二氧化碳等。通過生物吸收、分解和轉化使污染物(有機物)無機化的過程是生物淨化的主要途徑。此外尚有使有機物腐殖化(經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合成成為腐殖質,此時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均已死灰)等。

環境自淨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或條件的改變都會止中止自淨甚或增加污染物的毒性。如大氣污染物可通過擴散、稀釋達到淨化,而當逆溫(inversion)(一般大氣溫度隨高度遞減,當在某一高度上溫度隨高度反而出現增加或不變時,這個現象稱逆溫)形成時,即阻礙空氣的對流和湍流,低層的氣體污染物、氣溶粒子等均難以向上擴散,導致大氣污染物聚集在逆溫層下,損害人體健康,嚴重時可增加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死亡率。吸附和沉降對大氣及水體污染物只能是暫時性的清除,在增大大氣風速及水體流速情況下,仍可使污染物泛起,使吸附物質返環境造成再次污染。寄生蟲污染水體後,一般可沉降到水底並逐漸死亡,而血吸蟲、肺吸蟲及薑片蟲蟲卵仍可在水體中繼續孵化。一般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分解轉化作用可使污染物質毒性降低,但也使污染物質毒性增加的,如無機汞在水體中經生物甲基化作用可轉化成毒性更強的甲基汞。

32 環境的要素 | 環境因素與健康的關係 32
關於「預防醫學/環境的衛生學特徵」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