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惡性腫瘤的流行特點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惡性腫瘤防制 >> 惡性腫瘤的流行特點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目錄

一、地區分布特點

(一)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自本世紀20年代以來逐年上升。就世界範圍而言,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著差別(表8-1)。

(二)同一種惡性腫瘤在不同地區分布也不同,自30年代起,許多國家的肺癌死亡率者明顯上升,尤其是大城市男性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60年代以來一些地區的女性肺癌死亡率也有增高,增高的速度比男性快。已開發國家肺癌死亡人數在20近年間增加到500%,而同期的其他腫瘤僅增加減85%。我國上海市肺癌發病率在1960年僅為5.25/10萬,15年後的1974年已上升到27.02/10萬,死因順位由第6位躍升為第2位。北京早在1975年肺癌死因順位已居各種癌症死因的首位。

表8-1 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地區間差異

惡性腫瘤部位 性別 高發病率地區 低發病率地區 高發區與低發區之比*
食管 伊朗東北部 奈及利亞 300
莫三比克 英國 100
鼻咽 新加坡華僑華裔 英國 40
肺、支氣管 英國 奈及利亞 35
日本 烏干達 25
子宮頸 哥倫比亞 以色列猶太族 15

肝癌在歐美罕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我國沿海地區長江以南諸省(江蘇啟東縣、廣西扶綏縣)高發。莫三比克某地區肝癌發病率為美國或西歐的500~1000倍。

(三)城、鄉之間也有差別(表8-2)。如我國城鄉惡性腫瘤在死因譜中順位不同,城市以肺癌居首位,農村占首位的是胃癌,城鄉占前四位的是肺、肝、胃、食管癌。城市人口中結腸、直腸肛門癌死亡率明顯高於農村,而農村宮頸癌死亡率顯著高於城市。這可能與城鄉膳食結構、衛生服務條件、婦女婚育模式不同有關。

表8-2 1992年我國部分市、縣惡性腫瘤死亡率(1/10萬)

合計 合計
合計 125.76 153.05 96.93 102.53 127.91 83.97
內:肺癌 33.64 44.21 22.47 14.62 21.15 9.84
胃癌 19.25 24.94 13.24 22.18 28.55 17.52
肝癌 19.73 28.26 10.72 21.30 31.46 13.86
食管癌 9.00 12.64 5.15 16.99 22.04 13.29
腸癌 8.62 8.86 8.36 5.53 5.49 5.56
白血病 3.46 3.97 3.12 3.37 3.76 3.08
乳腺癌 3.38 6.94 1.83 3.18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1992年北京等35個市(全市或部分市區)和86個縣資料

胃癌在日本、智利、芬蘭、奧地利、冰島等地區發病率高,移居夏威夷的日僑胃癌發病人仍較當地人高,隨移居時間延長,他們及其後裔的胃癌發病率下降。近年來,我國甘肅河西走廊、膠東半島、江浙沿海的胃癌發病率較高,常居該地區癌順位的第1,2位,華北地區次之,中南、西南地區較低,如青海胃癌死亡率高達40.62/10萬,而廣西僅為5.16/10萬(相差7.9倍。)

食管癌有伊朗東北部、南非(班圖族)、肯亞、中亞地區、智利(北部)、瑞士、法國較多見。我國河南、山西、河北及北京為高發地區,以太行山為中心,向四周逐漸減低,大體呈一個不規則的同心圓分布。河南林縣食管癌死亡率高達139.80/10萬。高、低發區的發病率、死亡率相差可達100倍。

腸癌有胃腸道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僅次於胃癌。美國腸癌發病率高達51.8/10萬,西歐、加拿大次之,日本隨著戰後飲食習慣的歐美化,大腸癌發病率已逐年上升。我國腸癌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長江以南高於華北地區。

白血病在歐美國家發病率高達8~12/10萬,埃及、日本較低、僅有2~4/10萬,我國21個省、市2億人口的調查表明白血病發病率在3/10萬左右,但有的地區如湖南高達5~6.6/10萬。

乳腺癌在已開發國家中占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近年來乳腺癌死亡率上升30%~50%。我國乳腺癌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如北京乳腺癌發病率超過宮頸癌。

鼻咽癌在東南亞及我國華南等地區(廣東、廣西、雲南、江西、湖北等)高發,新加坡、日本、美國和泰國的華僑中鼻咽癌發病率也高於當地人,在日本的華人與日本人發病率之比為14.04:0.23;美國加利福尼亞的15歲以上男性華人鼻咽癌死亡率與美國白人之經為15.4:0.57。

二、人群分布特點

(一)年齡分布

任何年齡都可發生惡性腫瘤,但發病率多隨年齡同步增長。兒童期最多見的是白血病、腦瘤惡性淋巴瘤;青壯年時期常見的是肝癌及白血病;中年及老年期多以胃、食管、宮頸、肝及肺癌為主。乳腺癌則多見於青春期及更年期的兩個高峰。

(二)性別分布

10歲以下男性發病率較高;20~60歲特別是35~55歲女性中因乳腺癌、宮頸癌而使發病率增高;60歲以上男性則因食管癌、胃癌、肺癌、腸癌出現高峰,致使發病率增高。

(三)婚育狀況分布

早婚多育婦女宮頸癌多發,未婚者及猶太婦女中罕見(可能與猶太族男性有幼時割包皮習俗有關),說明與性行為有關。宮頸癌低發區宮體癌及乳腺癌發病率較高。

(四)種族分布

鼻咽癌多見於中國人(說廣東方言的人群最高);原發性肝癌多見於非洲班圖人;印度人中口腔癌發病多;哈薩克人食管癌較常見。皮膚癌和不同人種皮膚色素沉著多少有關。

(五)職業分布

職業性膀胱癌主要發生在染料(生產α、β萘胺聯苯胺等染料)、橡膠、電纜製造等行業;職業性皮膚癌多見於煤焦油石油產品行業;職業性肺癌以接觸石棉、砷、鉻、鎳以及放射性礦開採等行業為多。

(六)移民中分布

日本胃癌死亡率高,美國很低,相差約5倍;美國腸癌死亡率高,日本很低,相差也約5倍;美籍日本人中胃癌死亡率下降,在美出生的第二代日本人胃癌死亡率更低,而腸癌死亡率在逐漸上升,說明這兩種癌的發病可能與環境因素密切,而與遺傳因素的關係較小。

32 惡性腫瘤防制 | 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 32
關於「預防醫學/惡性腫瘤的流行特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