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除G-6-PD、PK、嘧啶5′-核苷酸酶(P5′N)缺乏症外,第4種較常見的紅細胞酶病。

目錄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GPI缺乏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約半數患者為純合子,其他為雜合子雙重雜合子,雜合子患者無貧血,僅有酶活性減低,而純合子(或雙重雜合子)則均伴有先天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HNDHA)。

(二)發病機制

GPI蛋白二聚體分子量為134kD。GPI缺乏的特點是此酶對熱不穩定,但酶動力學、最適pH值和分子量均正常。有1例患者切脾時做了脾、肝、肌肉白細胞血漿GPI電泳檢測,發現均有與紅細胞同樣的異常區帶,提示各種組織中的GPI不存在組織特異性同工酶。GPI基因定位於19p,現知GPI缺乏症患者有顯著的分子異質性,有GPI結構基因突變基因缺失。

溶血發生機制仍不清楚。與同齡正常紅細胞相比,GPI缺乏症紅細胞內6-磷酸葡萄糖蓄積,ATP和2,3-DPG減少,紅細胞膜變形性減低而變得特別僵硬,而Hb在紅細胞內膜附著很緊,因而網織紅細胞以及成熟紅細胞易被脾臟扣留破壞。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症状

溶血性貧血,但病情嚴重程度可呈很大差異,嚴重者可呈胎兒水腫症候群而致死,1/3的新生兒貧血黃疸而需換血,也可於嬰兒及兒童期發病,可伴有輕度至中度脾大,伴或不伴肝大,有些因嚴重貧血而需長期輸血,有的可完全代償

根據家族史、臨床表現及GPI活性測定可確診。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診斷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檢查化驗

1.外周血 紅細胞形態特徵是大小不均,異型,多嗜性紅細胞增多,常見有核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計數可以顯著增高(50%~60%)。

2.紅細胞壽命縮短,甚至只有4.5天,自身溶血試驗加鹽水時增高,加葡萄糖ATP後可以得到部分糾正。

3.GPI缺乏可用熒光點試驗來進行篩選,但確定仍有賴於GPI活性的測定,純合子雙重雜合子酶活性降至正常的25%左右。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併發症

可因感染或某些藥物的誘導下而出現再障和嚴重溶血危象。大多數病例無其他臟器損害,僅見個別病例伴有智力低下,肌張力低,肝糖原儲積。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應注意預防,提倡優生,進行婚前和產前檢查

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本病無特殊治療。嚴重貧血時可輸紅細胞脾切除術後大部分患者臨床症状改善,一般Hb維持在80~100g/L,可停止輸血或明顯減少輸血量。

(二)預後

病情嚴重程度差異很大,輕、中者可長期代償存活,嚴重者可呈胎兒水腫症候群而致死。

參看

關於「葡萄糖磷酸異構酶缺乏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