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經官能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胃神經官能症系高級神經活動障礙導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常,主要為胃的運動與分泌機能失調,無組織學器質性病理改變,不包括其他系統疾病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臨床表現主要為胃腸道症状,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状。  

目錄

病因病理

本病以精神因素為起因,以神經失調為病理,而以胃的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經研究證實,精神因素致病以植物性神經失調及內分泌失調的變化作為生理基礎。

神經因素的致病作用,一方面取決於精神因素的性質和強度,另一方面取決於該類因素對個體引起的情感體驗。即使同一因素在不同個體引起的情感體驗也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與個體素質,既往經歷以及患者的世界觀有關機時,這些精神因素均可影響高級神經的正常活動,導致胃神經節的興奮與抑制作用失調,引起胃的運動消化、分泌等功能障礙,而出現諸端症状。

胃神經官能症在病原菌理解剖方面沒有器質性病變,但診斷本病宜慎重,因有些疾病初期病理改變並不明顯,如果冒然斷定是單純的神經調節紊亂,往往會貽誤病情,喪失早期治療機會。同時體內的器質性病變也往往會成為發病因素,因植物性神經和內臟的病灶反過來也可以向中樞神經發出不良刺激,而使高級神經活動發生障礙。這就是說在甘種情況下,胃神經官能症可以是器質性病變的繼發症,兩者可以並存,且又相互影響。此外,在胃腸道器質性疾病痊癒後,少數也可遺留胃腸神經官能症。  

胃神經官能症的症状

(一)神經性嘔吐 多見於女性。患者往往在進食後不久突然發生嘔吐,一般無明顯噁心,嘔吐不費力,嘔吐量不多,且不影響食慾和食量,常邊嘔邊進食,因此多數無明顯營養障礙。神經性嘔吐可伴有癔病的色彩,如誇張,做作、易受暗示、突然發作,間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稱為癔病嘔吐。

(二)神經性曖氣 胃神經官能症患者有反覆發作的連續性曖氣,致使不自覺地吞入大量空氣而使症状更為明顯,導致頻頻曖氣,常有癔病色彩,當眾發作。

(三)神經性厭食 胃神經官能症患者多為女性,主要為厭食或拒食,嚴重者有體重減輕。患者多數自覺良好,行動活潑敏捷,有時又自相矛盾地對食物甚感興趣,甚至貪食飽餐,而後又偷偷嘔掉。患者因長期少食,體重減輕可達原有體重的40-60%以致惡病質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經內分泌失調,表現為閉經低血壓、心動過緩、體溫過低飢餓感喪失等。

胃神經官能症起病大多緩慢,病程可積年累月,發病呈持續性或反覆發作。臨床表現以胃部症状為主,患者常有反酸、噯氣、厭食、噁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食後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可同時伴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常見症状如倦怠、健忘頭痛心悸胸悶盜汗遺精和憂慮等。常見的臨床類型有: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噯氣(吞氣症)、神經性厭食等,一旦出現以上症状,就要警惕胃神經官能症的發生。

胃神經官能症的治療關鍵在於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與配合。必要時可將有關的輔助檢查,向患者提示,使其確信無器質性疾病,並對本病起病原因、疾病性質以及良好的預後等有所了解。其次應行各種有效的綜合性治療,包括暗示治療。  

胃神經官能症一般治療

除非患者一般情況很差,無需臥床休息,可參加適量的勞動和工作。生活要有規律,經常參加適當的文娛活動。飲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刺激性飲食和濃烈的調味品。神經性厭食患者須住院治療,並逐漸培養正常飲食習慣。  

胃神經官能症藥物治療

(一)調節神經功能,改善睡眠。根據病情,可選用下述藥物與方法。

(二)解痙止痛:抗膽鹼能藥物可使平滑肌鬆弛,有解痙止痛作用等。

(三)神經性嘔吐 可用維生素B610-20毫克,每日三次或100毫克加入50%葡萄糖40毫升靜脈注射

胃神經官能症其它治療方法尚可採用針灸理療等。

預後

胃腸道功能紊亂經治療後好轉,仍有複發機會,一般不會嚴重影響全身情況。嚴重營養不良呈惡病質的神經性厭食患者預後較差。

關於「胃神經官能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