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泡狀棘球蚴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寄生蟲病 >> 包蟲病 >> 泡狀棘球蚴病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泡狀棘球蚴病比較少見,主要侵犯肝。在我國新疆、青海、四川、甘肅、內蒙等地有病例報告。

【病因、感染途徑】

泡狀棘球絛蟲的成蟲與細粒棘球絛蟲相似,但蟲體較短(1.4~3.4mm),體節2~5節,偶為6節,吸盤及大小鉤均較短小,頭鉤和睾丸數亦較少。泡球蚴不形成大囊泡,而成海綿狀。囊泡生長較快;子囊為外生性,原頭蚴數少,以上均與細粒棘球蚴不同。

泡狀棘球絛蟲的成蟲主要寄生於孤,其次為狗、狼、貓等。中間宿主主要為鼠類,人類也可被蟲卵感染,但並非適宜的中間宿主。

病 變絕大多數泡狀棘球囊腫見於肝,一般呈單個巨塊型,有時為結節型,或兩者兼有。泡球蚴囊泡常呈灰白色,質較硬,由無數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綿狀,與周圍組織分 界不清(圖19-19)。囊泡內容物為豆腐渣樣蚴體碎屑和小泡。陳舊病灶的中央因營養不佳常發生變性、壞死,或溶解呈膠凍狀液體。如繼發感染,可酷似膿 腫。泡狀囊腫外周無纖維包膜,向外芽生性子囊可以像癌腫一樣向周圍組織浸潤,並可侵入血管淋巴管,轉移到肺、腦、脾、腎、腎上腺心臟等處,甚至偶然可 見於肝門淋巴結內,因此肉眼上易誤診為肝癌。鏡下,在肝組織中散在大小不等的泡狀蚴小囊泡,一般僅見角皮層,偶爾有單細胞性生髮層,偶見原頭蚴。囊泡周圍 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伴有結核肉芽組織形成及纖維組織增生。囊泡間的肝組織常發生凝固性壞死(圖19-20)。病變周圍肝組織常有肝細胞萎縮、變性或壞 死及淤膽現象。最後可導致肝硬變黃疸門靜脈高壓肝功能衰竭惡病質

肝泡狀棘球蚴病(巨塊型)


圖19-19 肝泡狀棘球蚴病(巨塊型)

切面上見由無數小囊泡集合而成

肝泡狀棘球蚴病


圖19-20 肝泡狀棘球蚴病

可見多數大小不等的小囊泡,僅見角皮層而不見生髮層,囊內無頭節,囊泡間組織呈凝固性壞死

肺泡球蚴病少見,多數由肝經血流遷徙而來,或由肝直接蔓延而來。泡狀蚴穿出血管後,先在細支氣管寄生,引起增生性炎及血管內膜炎。病變也可呈腫塊狀,類似腫瘤

32 細粒棘球蚴病
關於「病理學/泡狀棘球蚴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