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先天性心臟病
|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心血管疾病 >> 先天性心臟病 |
| 病理學 |
|
|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指胚胎時期心和大血管發育異常,又稱先天性心臟畸形。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和兒童時期(特別是4歲以下的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其病因 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主要由於胚胎早期(妊娠5~8周,亦即胚胎心臟發育的最重要時期)母體內存在某些有害因素(如病毒感染等),影響了心臟 的正常發育所致。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
由於胚胎的心臟發育過程和結構比較複雜,故先天性心血管發育畸形的種類較多。常見類型如表8-1:
表8-1 先天性心血管發育畸形的常見類型
| 類 型 | 佔先天性心臟病的百分率 |
| 非紫紺型 | |
| 室間隔缺損 | 25%~30% |
| 動脈導管開放 | 17%~20% |
| 房間隔缺損 | 10%~15% |
| 紫紺型 | |
| 法樂四聯症 | 8%~15% |
| 大血管移位 | 8%~10% |
| 其他類型 | |
| 主動脈縮窄 | 5%~7% |
| 肺動脈狹窄 | 5%~7% |
| 主動脈口狹窄 | 4%~5% |
此外,二腔心及三腔心、永存動脈干、雙主動脈弓、二尖瓣及三尖瓣發育不全、左冠狀動脈起源於肺動脈等均屬少見。
參考
出自A+醫學百科 「病理學/先天性心臟病」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7%85%E7%90%86%E5%AD%A6/%E5%85%88%E5%A4%A9%E6%80%A7%E5%BF%83%E8%84%8F%E7%97%85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病理學/先天性心臟病」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