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診斷學/發育與營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物理診斷學》 >> 一般檢查 >> 一般狀況 >> 發育與營養
物理診斷學

物理診斷學目錄

發育狀況 發育正常與否,根據年齡、性別、智能和身高、體重、第二性徵之間關係是否相稱;頭顱大 小、頸、胸、腹、關節、四肢有無畸形來衡量,一般分發育正常與不正常兩類。正常發育的人,胸圍約等於身高的一半,兩上肢平展的長度等於身高,坐高約等於下肢的長度。發育不正常一般與營養及內分泌功能障礙有關,如維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僂病,幼年甲狀腺功能減退呆小症垂體功能障礙性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營養 營養狀態是根據皮膚毛髮、皮下脂肪、肌肉的發育情況綜合判斷,大致可分為良好、中等與不良三種。

(一)良好 精神飽滿,皮膚有光澤,皮下脂肪豐滿而有彈性,粘膜紅潤,肌肉結實有力,毛髮指甲有光澤,肋間隙鎖骨上窩平坦。

(二)不良 精神萎糜,皮膚乾燥無光澤,皮下脂肪菲薄無彈性,粘膜蒼白,肌肉鬆馳無力毛髮稀少、指甲粗糙而光澤,肋間隙及鎖骨上窩凹陷。

(三)中等 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營養不良多見於攝食不足、消化功能障礙、慢性消耗疾病、如神經性厭食、慢性腸胃道、肝、腎疾病,以及長期活動性結核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引起體重減輕消瘦、極度消瘦者稱惡病質。體內脂肪過我積聚、體重增加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者為肥胖,與攝食過多、內分泌疾病、家族遺傳等有關。全身脂肪分布均勻,無異常疾病者稱單純性肥胖,常有家族遺傳傾向。繼發性肥胖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所致的向心性肥胖、狀腺功能低下的粘液性水腫等。

體型 根據個體身高、體質之間的比例不同,臨床將人體分為正力型、無力型、超力型三類(圖4-1-11)。

圖4-1-11三種體型

(一)正力型 身高與體重呈正常比例關係。

(二)無力型 身材細長、四肢較長、頸細肩窄,胸廓扁平狹長,腹上角呈銳角。

(三)超力型 身材較矮而粗壯、頸粗短、肩平、面紅、胸廓寬闊、腹上角呈純角。

超力型 身材較矮而粗壯、頸粗短、肩平、面紅、胸廓寬闊、腹上角呈鈍角。超力型與無力型並不一定表示病態,正力型也非均代表健康,僅是一種相對的體型分類,一定程度地反映身體的發育營養狀況。

32 血壓 | 意識狀態 32
關於「物理診斷學/發育與營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