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常見肝臟疾病X線表現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放射診斷學》 >> 消化系統X線 >> 肝臟 >> 常見肝臟疾病X線表現
放射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目錄

(一)肝膿腫(Liver abscess)

肝膿腫是肝臟的常見疾患,分為細菌性和阿米巴性兩類,以後者多見,肝膿腫各葉都可罹患,但以右葉為多。膿腫若穿破,可與周圍臟器和組織形成瘺管,引起繼發性膿腫。如穿破膈肌可引起胸膜炎肺膿腫

X線表現:診斷肝膿腫的主要依據是膿腔內的液平和積氣。立位透視和平片都能觀察,若要觀察膿腫的大小與深度,則需加照側位或側臥前後位水平方向投照(圖5-55)。其次由於肝臟增大,可見右膈升高,運動減弱,甚或有胸膜反應以致少量胸腔積液胸膜增厚右肺下部亦可有炎性反應或盤狀肺不張。若膿腫穿破膈肌,上述炎性反應增重,還可出現肺膿腫。如果膿腫距膈肌較遠或膿腫不大,則炎性反應輕微。在肝膿腫的患者。化膿症状不明顯,診斷不確定時,可行肝動脈造影,主要表現在膿腫部位出現無血管區,在無血管區的邊緣見局部血管彎曲移位。在實質期(肝象)時則顯示為低密度區,邊界較清楚。

肝膿腫


圖5-55 肝膿腫

(二)肝腫瘤(Neoplasm of liver)

肝臟是腫瘤好發部位之一,良性腫瘤較少見,而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腫瘤較多,重點介紹肝海綿狀血管瘤原發性肝癌及轉移癌的X線診斷。

1.肝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為肝良性腫瘤中最多見的一種,多見於女性,海綿狀血管瘤呈紫紅色或紫蘭色,可單發,亦可多發,大小變異很大,可小於2cm,亦可達兒頭大小。

X線表現:平片一般無明顯改變,如肝臟增大時可見肝影增大,偶爾可見鈣化靜脈石。肝血管造影顯示特徵性改變:瘤體直徑一般為1.0cm。瘤體小時,供給的肝動脈不增粗,僅在血管的末梢處出現幾簇斑點狀造影劑(造影劑充填入瘤實體),稱血池,附近無其它異常血管,該血池可延續至門靜脈期。較大的海綿狀血管瘤,可見瘤體附近的血管移位,瘤體仍是由大小不一,形態多樣的血池構成,邊界清晰(圖5-56),附近之肝動脈雖有移位,但無新生血管與變形,尤甚者上述之血池可瀰漫於全肝,有如滿天星一樣,門靜脈一般無異常。

肝海綿狀血管瘤(動脈期)


圖5-56 肝海綿狀血管瘤(動脈期)

2.原發性肝瘤(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發生於肝細胞肝內膽管細胞或二者混合的癌瘤,在我國的某些地區較常見,目前認為慢性肝炎肝硬化易導致癌變。男性多於女性,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早期有明顯症状,待至腫塊出現,已到中晚期。近年來我國對肝癌的防治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對診斷肝癌有特殊價值的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αFP)測定已廣為應用,從而為肝癌的普查與早期診斷奠定基礎,進一步確診有賴核素、B超,肝血管造影與CT醫學影像學手段。

X線表現:平片與透視可見右膈升高,活動受限,膈肌穹窿可有局限性隆突,肝影增大。在膈肌局限性隆突時,須做氣腹造影判斷隆突是來自於膈肌抑或肝臟?如系肝臟且癌瘤生長累及表面時,則見肝表面高低不平或呈結節狀、腫塊狀之外觀(圖5-57)。鋇餐造影只有在肝增大時,可出現胃小彎受壓與移位的間接徵象。上述這些形態與大小的改變,只能說明肝臟增大,有佔位性改變之可能,是否為肝癌尚須進一步血管造影確診。

肝癌 示肝表面高低不平或呈結節狀


圖5-57 肝癌 示肝表面高低不平或呈結節狀

肝動脈造影有下列表現:

(1)動脈期:①腫瘤血管,表現為腫瘤區內有管腔粗細不勻、形狀不規則的血管影或呈網狀分布,瘤區的滋養動脈常增粗。②瘤區其它動脈可有推移、拉直和分離的改變。③腫瘤包繞動脈(encasement),表現為血管壁不規則,鋸齒狀或僵直狀。④「血池」或「血湖」改變,指造影劑充盈的緻密影,其病理基礎有解釋為擴張的肝竇或癌腫壞死法。

(2)毛細血管期:有腫瘤染色征,即腫瘤區顯示為密度增大的不均勻緻密影,構畫出腫瘤的輪廓與大小。若有壞死時,則為密度減低的透光區。

(3)靜脈期:門靜脈內若有透亮影,是為癌栓的徵象。如在動脈期時出現門靜脈影,是為動靜脈瘺

肝癌(肝動脈造影示意圖)


圖5-58 肝癌(肝動脈造影示意圖)

1.動脈期 2.肝實質期 3.門靜脈期

門靜脈造影示腫瘤區之門脈分支有受壓推移或拉直的改變,門脈分支受侵時則呈現邊緣不規則,管徑粗細不均甚或突然截斷。肝實質期時常顯示為充盈缺損。門靜脈造影不能顯示肝癌瘤血管的情況。

3.肝轉移性癌(Metastatic carcinom of liver)肝臟是轉移癌好發部位之一,它來自於門靜脈系統所屬臟器的癌瘤,如胃癌結腸癌胰腺癌等。轉移癌可單發或多發,可局限或散在,以大小不等、散在多髮結節為常見。

X線表現:肝動脈造影以血供豐富與否分為兩類。一類為血供豐富的轉移癌,原發灶多為腎癌絨毛膜上皮癌胰島細胞癌等,顯示為成團的瘤血管或多數的染色結節散在分布,邊界可模糊或清晰銳利(圖5-59)。另一類為血供稀少的轉移瘤。如胃癌、胰腺癌、肺癌等。顯示在肝實質期時有多數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損區,在動脈期時一般不能顯示腫瘤血管和腫瘤染色。

肝轉移癌


圖5-59 肝轉移癌

肝內有大小不等的腫瘤染色

(三)肝包蟲病(Echinocioccosis of liver)(Hydatid disease of liver):又名肝棘球蚴囊病,是畜牧地區之常見病。病原為細粒棘球絛蟲,狗為終宿主,羊和人為中間宿主。人誤吞了蟲卵,在人的十二指腸內卵化成幼蟲,穿過腸壁入門靜脈而至肝臟,多數停留在肝竇,形成竇腫。

X線表現:常以囊壁鈣化為其特徵。腹部平片肝區可見鈣化形,其形態各異,可呈弧線形、厚殼形、團塊形或條片狀等。還可顯示肝影增大,膈升高等徵象,結合病史、臨床皮內試驗,診斷多可確定。在必要時,作肝血管造影,囊腫顯示為無血管區,附近血管受壓移位。實質(肝象)期則可見該無血管區呈現為充盈缺損,其外圍還可見寬約0.5-4.0mm的環形緻密影。靜脈期時密度逐漸減少。此環形緻密影的形成與囊壁的反應性充血和肝實質被囊腫壓迫有關。

32 肝臟正常X線表現 | 胰腺 32
關於「放射診斷/常見肝臟疾病X線表現」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