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心臟猝死的臨床表現及病理生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總論 >> 心臟猝死 >> 心臟猝死的臨床表現及病理生理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雖然猝死例數隨年齡而增加,因為冠心病人隨年齡而發病多。但是按年齡百分比,猝死率在65死以下的年齡組中佔50%以上,在65歲以上低於50%,說明中年是多發期。

患者多無前驅症状,或僅有乏力胸悶心悸等不特異的感覺,容易被人們所忽略。劇烈的體力活動不是常見的誘因,半數以上發生在一般活動時候。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發病1周內),可能發生危險的室律失常及猝死,若能及時搶救生存,預後較好,再犯機率很低(2%)。一小部分急性患者突然意識喪失呼吸不規則,脈搏血壓不可測知。心電圖記錄開始心搏正常,隨後心室活動減慢,P波消失,QRS波群增寬呈現心室自搏心律後心搏停止。此種心電-機械脫節發生於大面積梗死或心臟破裂

美國流行病學調查急性心梗恢復兩周後到半年之內也是不穩定的時期,再梗及猝死率8.9%,7~30月,31~54月。另外有819例在急性期發生過短陣室速,住院後期病死率3~20%,兩年病死率達25%。這階段發生猝死搶救生存,以後再犯機會較大(圖5-1)。

心梗3年內病死率在各種室早組的情況複合室早組


圖5-1 心梗3年內病死率在各種室早組的情況複合室早組病死率高,簡單室早與無室早組的死亡情況相同,說明簡單室早對預後的影響較少。

猝死多發生於院外,事先也沒有明顯的症状。在推廣了動態心電圖和監測病房後對發生當時的情況才有所了解。心電圖記錄證實猝死當時是發生了嚴重的心律紊亂。Pandis與Morganroth(1982年)報導收集的72例猝死心電圖,終末心律心快速性室律失常占絕大多數(90.3%)。其中室顫54例(75%),室速演變為室顫11例(15.3%),只有7例(9.7%)是緩慢性心律失常,如竇性靜止、心室停搏或完全性心臟傳導阻滯

動物實驗製造冠脈缺血-再灌模型,在正常和缺血心肌交界處記到舒張期的電活動。這些電活動振幅低而不規則,稱為破裂的電位。程序刺激誘發室速及(或)室顫前,碎裂電位時間延長甚至佔據了整個舒張期。用多電極標測缺血區,可以記到不完整的碎裂電位迂迴往返的路線,證明缺血性室速及(或)室顫是折返的機制,是心肌電不穩定的結果。

臨床上也可以見到心電不穩定的現象。動態心電圖示原發性室顫前,室性期前收縮(室早或成串的室性搏動增多。用導管電極標測心室內膜,程序刺激誘發室速之前也能記到心內膜碎裂電位,在發生中心的碎裂電位也是延續大半個舒張期。)

神經和精神因素是誘發室顫的重要因素。神經,尤其是中樞神經的功能變化可以改變局部心電不穩定狀態,從而誘發猝死。星狀神經節是通向心臟交感神經通道,在缺血動物模型中刺激左側交感神經節能降低心肌室顫閾值北京協和醫院資料示刺激後室顫閾值比對照降低48.8%(31.6±14.8mV,降低到16.8±11.3mV,p>0.85)。上述實驗是在迷走神經切斷後進行的,而迷走興奮可以提高室顫閾值。Lombardi等觀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交感神經衝動與冠動力和室顫易惹性的關係。動物實驗結紮前降支,2min時冠脈血流減少,O2張力降低,室顫由25下降到16mV(平均值)。切斷交感輸出纖維(結前神經)測定其活動,示脈衝由每秒4.4次增加至6.3次。此外,精神因素可以改變心肌室顫的易惹性,在動物實驗中也獲得證實。臨床觀察自主神經不平衡、情緒緊張等可使ST段和T波變化,出現室性異位搏動血清兒茶酚胺增多。這些改變可以被β受體阻滯劑所抑制。

長Q-T間期症候群是一種家族性遺傳疾病,表現為陣發性室速/室顫引起暈厥或猝死。其機制是周邊交感神經不平衡活動的結果,右側心臟交感神經活動減少及(或)左側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動物實驗中切斷右側交感星狀神經節,刺激左側星狀神經節,可以引起Q-T間期延長。Q-T間期是心肌復極時間,延長後心肌應激性的恢復分散不一致。過早激動使部分心肌除極造成有利於折返條件,發生快速室律失常。

32 心臟猝死的病因及病理改變 | 心臟猝死危險因素的識別 32
關於「急診醫學/心臟猝死的臨床表現及病理生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