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心氣虛證(Deficiency of Heart Qi),心氣虧虛所引起,臨床以心悸自汗氣短胸悶、動則加重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多見於驚悸不寐胸痹虛勞,以及西醫的心律失常心臟病貧血神經衰弱等疾病。

心臟的正常搏動,血液脈管內的正常流動,以及心所主司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均有賴於心氣的鼓動和振奮。若久病體虛,勞神過度,暴病損傷正氣稟賦不足或老年臟氣虧虛,使心氣不足以鼓動和振奮心臟功能,便會心神失養,血脈運行不暢,出現心氣虛證

心氣虛證的臨床表現,以心悸,汗多,動則加重,氣短,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虛或結、代為主症,可兼見面色淡白無華,胸悶等症。心氣虛弱,鼓動無力,血行不暢以及心神失養為其基本病機變化。心居胸中,心氣不足,心失其養,胸中陽氣不振,則感心悸,氣短,胸悶不舒;勞累耗氣,稍事活動則心氣愈虛,故諸症勞累後加重;汗為心液,心氣虛則心液外泄故多汗;心氣虛常兼陽氣不振,故神疲懶言,精神萎靡氣虛運血無力不能上榮頭面,而見面、舌色淡;心主脈,心氣不足則脈虛無力或結、代。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損傷心陽,兼見畏寒,肢冷,舌體淡胖,苔白滑等症(見心陽虛證)。心氣虛而血行失暢可成為心血瘀阻證的致病原因。

心氣虛證的治療,以補心益氣為法,常用養心湯之類方劑

關於「心氣虛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