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別名:吡嗪

所屬類別:殺蟲劑 

CAS號:123312-89-0 

英文名稱:Pymetrozine 

含量:50%WDG 

分子式:C10H11N5O 

分子量:217.23 

化學名:4,5-二氫-6-甲基-4-(3-吡啶亞甲基氨基)-1,2,4-3(2H)-酮 

毒性吡蚜酮大鼠經口LD501710mg/kg,大鼠經皮LD50>2000mg/kg。 

理化性質:

外觀:白色結晶粉末。

熔點:234℃。

蒸氣壓(20℃):<9.7510-8pa。

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

穩定性:對光、熱穩定,弱酸弱鹼條件下穩定。

原藥規格:

外觀:白色或淺色粉末。

有效成分含量,%:≥95.0

丙酮不溶物,%:≤1.0

水份,%:≤1.0

PH值範圍:6-9

製劑:

外觀:淺黃色疏鬆粉末,無團塊。

吡嗪酮含量,%:25.0

懸浮率,%:≥75

潤濕時間,S:≥90

細度(通過44mm孔徑篩),%:≥98

水分,%:≥1.5

PH值範圍:8.0-10.0

作用原理:吡蚜酮屬於吡啶類或三嗪酮類殺蟲劑,是全新的非殺生性殺蟲劑,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於1988年開發,該產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利用電穿透圖(EPG)技術進行研究表明,無論是點滴、飼餵或注射試驗,只要蚜蟲或飛蝨一接觸到吡蚜酮幾乎立即產生口針阻塞效應,立刻停止取食,並最終飢餓致死,而且此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因此,吡蚜酮具有優異的阻斷昆蟲傳毒功能。儘管目前對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針阻塞機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這種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於"拒食作用"所引起。經吡蚜酮處理後的昆蟲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蟲"飢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數日,且死亡率高低與氣候條件有關。試驗表明,藥劑處理3小時內,蚜蟲的取食活動降低90%左右,處理後48小時,死亡率可接近100%。

吡蚜酮對害蟲具有觸殺作用,同時還有內吸活性。在植物體內既能在木質部輸導也能在韌皮部輸導;因此既可用作葉面噴霧,也可用於土壤處理。由於其良好的輸導特性,在莖葉噴霧後新長出的枝葉也可以得到有效保護。

自2005年監測到稻飛蝨對吡蟲啉產生嚴重抗性以來,不少專家陸續提出在水稻稻飛蝨防治上停用吡蟲啉的建議。在具體的防治工作中,各省植保部門都在注意控制吡蟲啉的使用,防止抗性進一步發展。同時篩選一批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新品種進入示範推廣,其中江蘇省植保站在2006年稻飛蝨大發生的情況下,篩選特效新藥劑吡蚜酮得到了迅速的應用推廣,2006年推廣面積達40萬畝以上,2007年至目前推廣面積已達500萬畝。  

產品特點

●選擇性強——本品選擇性極佳,對某些重要天敵或益蟲,如棉鈴蟲的天敵七星瓢蟲,普通草蛉,葉蟬及飛蝨科的天敵蜘蛛等益蟲幾乎無害。

●優良的內吸活性——葉面試驗表明,其內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可以防治抗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蟲。  

施藥技術

●用藥量:防治蔬菜蚜蟲、溫室粉蝨,畝用藥5克;防治小麥蚜蟲,畝用藥5-10克;防治水稻飛蝨、葉蟬,畝用藥15-20克;防治棉花蚜蟲,畝用藥20-30克;防治果樹桃蚜、蘋果蚜,可配成2500-5000倍液噴霧。

●施藥方法:畝用藥量兌水30公斤作常規噴霧或兌水10公斤用彌霧機彌霧。  

其他相關

適用範圍:蔬菜、小麥、水稻、棉花、果樹。

防治範圍:蚜蟲科、飛蝨科、粉蝨科、葉蟬科等多種害蟲,如甘藍蚜、棉蚜、麥蚜、桃蚜、小綠斑葉蟬、灰飛蝨、甘薯粉蝨及溫室粉蝨等。

注意事項:噴霧時要均勻周到,尤其對目標害蟲的危害部位。

關於「吡蚜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