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學/抗結核病藥和抗麻風病藥的不良反應與相互作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院藥學》 >> 藥物不良反應與相互作用 >> 抗結核病藥和抗麻風病藥的不良反應與相互作用
醫院藥學

醫院藥學目錄

結核病麻風病同屬分技桿菌引起的疾病。由於分技桿菌生長速度緩慢,可長時間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所以這兩種疾病的病程發展往往是緩慢的。化學治療時間需要長期用藥是它們的特點。因此病人的合作情況、藥物的毒性細菌抗藥性就成為治療過程中的共同問題。對這兩種疾病的治療藥物實際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

(一)抗結核病藥物抗結核藥中療效較高、毒性較低的有異煙肼、甲哌力復黴素鏈黴素乙胺丁醇,可作為第一線抗結核病藥;對氨水楊酸鈉吡嗪醯胺乙硫異煙胺環絲氨酸氨硫脲紫黴素等療效低或毒性較大,應列為第二線抗結核病藥,用於對第一線藥物耐藥感染和復治的病人。在我國,鑒於當前藥品生產的實際情況,暫將對氨水楊酸鈉保留作為第一線藥物,把甲哌力復黴素、乙胺丁醇列入第二線、隨著製藥工業的發展,這種情況將會改變。

異煙肼雷米封,Isoniazid,INH,Rimifon)

(1)不良反應

1)神經系統:如果不同時服用維生素B6,外周神經炎的發生率相當高,每日劑量6mg/kg時發生率約為20%。可引起失眠和精神興奮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状,嚴重者可致抽搐昏迷和中毒性精神病

2)肝損害;較大劑量或較長期應用可致肝損害,嚴重者肝呈多葉性壞死。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有報導20歲以下病人中發生肝損害者極少,20~34歲者發生率為0.3%,50歲以上者為2.3%;服用該藥的病人中,有12%可見血漿轉氨酶活性增高。發生肝損害的機理不明,近年有人提出這一毒性可能與本品代謝產物乙醯肼對肝細胞的損害有關,故快乙醯化者可能更易受損害。老年和原來有肝病者應慎用。

3)過敏反應:常見的有皮膚疹、藥熱、偶見粒細胞缺乏、視神經炎排尿困難等。與吡嗪醯胺和乙硫異煙胺可能有交叉過敏反應,應予注意。

(2)相互作用:此藥與其他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可導致神經改變伴有色覺障礙及罕見的其他視力紊亂或弱視,與苯妥英鈉合用更易產生頭暈,動作不協調及過度鎮靜的症状。應避免與富含酪胺的食物共食。

(二)抗麻風病藥抗麻風病藥物中療效較好、經驗較多、應用最廣的是碸類藥物-氨苯碸;其他如丁氨苯脲麻風寧氯苯吩嗪等對麻風病亦有一定療效。

氨苯碸(苯丙碸Dapsone,DDS,Phenprofone)

(1)不良反應

1)血液系統: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溶血發紺。每日用氨苯碸100mg,有25%的病人可產生貧血,G-6-PD缺乏的患者尤易發生。

2)消化系統:有時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胃腸道症状。

3)其他:皮疹、藥熱、頭痛、失眠、中毒性精神病等,停藥後可恢復,劑量過大還可引起肝損害和剝脫性皮炎。在治療早期呀增量過急,患者可發生麻風症状加劇的反應(麻風反應),一般認為是機體對菌體裂解產生的磷脂類顆粒的過敏反應,可能是預後良好的表現。

(2)致畸性:有致畸性,孕婦忌用。

32 呋喃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 | 抗病毒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 32
關於「醫院藥學/抗結核病藥和抗麻風病藥的不良反應與相互作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