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兒童疾病過程中的心理社會因素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心理學》 >> 兒科臨床中的心理問題 >> 兒童疾病過程中的心理社會因素 |
醫學心理學 |
|
一、心理因素對以疾病過程的影響
一般來說,年長兒童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生長發育和未來,慢性病或致命性疾病對他們正在成長並開始獨立的生活是一種威脅。年長兒童對於疾病引起的情緒不安特別敏感,因此,也就特別需要心理支持,幫助他們保持獨立性,灌輸希望,防止孤獨感。
年幼兒童只能從軀體不適上去化驗疾病。年長後,對疾病的嚴重性與後果增加了認識,就開始涉及到認知和情感的問題。由於與醫生的看法有差別,常因此而引起問題。由於多數年長兒童都為自己的疾病而焦慮,他們需要從醫生那裡得到詳細可靠的信息,並希望有充分的時間和寬鬆的所氛來向醫生提出問題。但醫生有時使用的語言對兒童來說太為複雜,交談的氣氛也失之於過分嚴肅和匆忙,這樣就會妨礙交往而增加兒童的焦慮。
年長兒童患病時可以出現反應低下或反應過度。反應低下表現為錯誤理解、否認、幼想或對抗,因而拒絕執行治療方案,不服藥、不遵守醫囑,並可能會曲解醫生明確的指導。反應過度則出現對信息的錯誤解釋,表現過度的順從和焦慮;有的兒童可能把患病視為心理上的獎勵(因為父母總是對患病兒童有過分的照顧)。
二、慢性疾病對兒童的心理衝擊
一般把病程超過三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病。據估計,有30~40%的兒童在18歲以前曾得過一種以上的疾病(包括視、聽障礙;精神發育遲滯;言語、學習及行為障礙在內)。其中嚴重的慢性病佔7~10%。除感覺障礙外,最常見的是哮喘。
嬰兒期的母嬰接觸對於嬰兒心理健康發展極為重要(Harlow等,1966)。病嬰由於經常住院與親人分離,以及母親對嬰兒疾病的反應造成母受剝奪,使病嬰缺乏安全感。6~7個月的嬰兒在與母親分離時,就可體驗到一種喪失感並表現沮喪。幼兒期住院時受到疾病的衝擊,家庭的過度保護可以抑制兒童表達個人意志的機會;住院兒童與雙親分離所致的應激可因缺乏安全感及父母喪失信心而增強。幼兒常把治療手段看作是一種懲罰。學齡期兒童在心理上正發展著一種統治感(sense of mastery)。一種預測及控制未來事件的需要和對道德態度及價值的評價。慢性患病可以阻礙這種發展。到了少年期,象兒童一樣仍處於發展時期,但又象成人一樣要去應對一些面臨的生活問題。在這樣一個變動時期患慢性病可以引起折磨。在自我概念及軀體形象形成時,因為疾病或軀體變化的影響,少年可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少年在慢性病期間也可出現一些成人樣的應對反應-否認、理智化、代償、憤怒等。但要記信,他們畢竟不是成人。
三、兒科疾病的情緒因素
(一)血液病中的情緒因素
據一位專門從事血友病、鐮形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及白血病等心理諮詢的兒童心理學家Lee Salk說,這些疾病對患兒、家屬及兒科醫生都有很大衝擊。雖然疾病不同,但結局都很悲慘,這不僅是由於對病人生命的直接後果,還由於疾病對各方面發展的廣泛衝擊。
儘管輸血是有點痛的,但那些貧血的患兒都能自願接受定期的輸血治療,並將此作為生活中的一個部分。鐮形細胞貧血及血友病患兒在發作時常有抑鬱及伴發的挑釁反應,由於察覺到自己的生存要依賴他人的治療而憤怒。
患兒通常不能上學,不能與小夥伴保持來往和進行正常的活動。面對死亡的現實引起應激。不少兒童遲早都會知道,這種疾病會縮短他們的壽命,並對此產生恐懼。
血液病患兒的家屬也受到極大的精神衝擊,他們要寬慰孩子,強忍悲痛。而這些患兒又常特別懂事(這是兒童血液病專家的臨床印象),他們要父母節約,少買奢侈的用品,能似懂非懂地看化驗報告,這些表現為懂事的行為反而加重雙親的悲痛。
(二)兒科心臟病的情緒後遺症
因為心臟在人們心目中是一重要器官,所以心臟病更易引起較重焦慮。強烈的焦慮可直接惡化病人的症状,有時很難將焦慮引起的症状和心臟病本身的症状區分開來而使診斷髮生困難。
大多數兒童在長期心臟病情況下已經適應病人角色,以致一次成功的心臟修復手術後,有部分兒童很難適應正常的生活,表現為躊躇、焦慮、墨守成規、自我偏見(selfpreoccupation),小心謹慎地活動,迴避應激情境等,這就需要醫生予以鼓勵和支持,使患兒獲得對新形成的健康的適應。
兒科臨床中的心理問題 | 兒童的異常行為 |
關於「醫學心理學/兒童疾病過程中的心理社會因素」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