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兒童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及其規律的發展心理學分支。兒童心理學在兒童教育、兒童醫療衛生、兒童文藝、兒童廣播電視等社會實踐領域中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兒童心理學一般以個體從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歲)心理的發生和發展為研究對象。在西方文獻中,兒童心理學與「兒童發展」,以及狹義的「發展心理學」在意義和範圍上基本相同。兒童心理學著作有按年齡階段如新生兒期嬰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體系,這是大多數兒童心理學著作採取的體系;有按心理過程排列的體系,如感知覺發展、記憶發展、思維發展、注意發展、語言發展等;也有將上述兩種排列混合編製的體系。

在西方,兒童心理學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以後的一些人文主義教育家,如科梅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等人的工作。他們提出尊重兒童、了解兒童的新教育思想,為兒童心理學的產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礎。

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直接推動了兒童發展的研究。達爾文根據長期觀察自己孩子的心理發展的記錄而寫的《一個嬰兒的傳略》一書是兒童心理學早期專題研究成果之一,它對推動兒童心理的傳記法(或日記法)研究有重要影響。

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產生於19世紀後半期。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賴爾是兒童心理學的真正創始人。他對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到3歲天進行系統觀察,有時也進行一些實驗性的觀察,最後把這些觀察記錄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兒童心理》,於1882年出版,被公認為第一部科學的、系統的兒童心理學著作。  

目錄

普萊爾被視為兒童心理學之父原因:

①從時間上看,《兒童心理》一書第一版出版於1882年,是第一部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著作。

②從著作的目的和內容上看,普萊爾之前的學者,都不是完全以兒童心理發展為研究的主要課題,而是像達爾文那樣,研究兒童心理只是為進化論提供依據。而《兒童心理》目的就在於研究兒童自身的心理特點,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進行專門的論述。

③從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普萊爾對其孩子從出生直至三歲這段時間不僅每天都做系統的觀察和記錄,而且也進行諸如內省法之類的科學心理實驗。

④從影響上看,《兒童心理》一出版。就受到國際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和同行學者的青睞,各國心理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十幾種文字,向全世界推廣,從此兒童心理學隨之發展起來。可見,普萊爾的《兒童心理》對科學兒童心理學的發展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在兒童心理學史上,第二個有較大影響的人物是美國的霍爾。 霍爾將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年齡範圍擴大到青春期

他主要採用問卷法對兒童心理進行了大量研究,並出版專門刊物刊登大量兒童心理研究的報告和論文,還發起組織兒童研究機構等等。他採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的發展理論即復演學說,雖有許多爭論,但對推動美國兒童心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

繼霍爾之後,兒童心理學研究有較大進展。主要的有德國的斯特恩關於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比勒夫婦關於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的劃分,以及兒童發展測驗的研究;美國的華生把實驗法引入兒童心理學領域,進行了有名的兒童情緒條件反射實驗研究;格塞爾對兒童心理發展進行了追蹤研究,編製了格塞爾嬰幼兒發展量表;法國的比奈的測驗研究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數量化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至今還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手段;奧地利醫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對於西方兒童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對兒童個性及心理治療有著重大影響。

無論在理論爭鳴上或研究成果上,現代兒童心理學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在西方,法國的瓦隆提出了一些較新的發展理論和觀點。瑞士的皮亞傑、美國的布魯納分別提出了獨具風格的實驗方法和理論概括。一些兒童心理學家還企圖把認知理論和信息加工理論結合起來。與此同時,新行為主義者如斯金納、比喬和貝爾,新精神分析的代表如埃里克森,也各自提出新的兒童心理學觀點和研究成果。

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理論,由於各學派的觀點以及對自己研究成果概括態度的不同,仍有不少爭論。爭論的問題如:遺傳、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兒童心理發展上內因和外因的相互關係;教育和兒童心理發展的關係;兒童心理發展上年齡階段特點和個別特點的關係等等。

瓦龍的兒童心理學理論(Wallon』s Theory of Child Psychology)

法國當代心理學家H.瓦互是一位在心理學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他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具有開創性意義。瓦龍在一系列著作中,以鮮明 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態度分析批判了當時法國心理學界各種形式的中華民族主度、機械論、存在主義和實證主義的觀點,力圖把心理學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及其自然科學的基礎上,使之成為真正的科學。他們關於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也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他對這一領域具有突出的貢獻。  

一、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瓦龍關於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獨具特色,這些方法是:  

1、觀察法

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觀察法,並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全面而確切描寫,觀察時就要有所選擇,同時也要使用「參考體系」,即那些能加以說明並和原有的知識經驗體系相配合的現象。另外,他還要求觀察者掌握一個重要的原則:方法要結合觀點。只有正確的觀點,才能保證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2、實驗法

瓦龍認為,對3歲前的兒童不能使用實驗法,因為實驗法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觀察法。為了便於觀察而改變兒童生活的自然條件,會使兒童的心理發生不自然的變化,這樣做毫無疑問是得不出正確的結果的。他認為在有的實驗中,可以不改變對象而只改變觀察的工具,這就是把觀察法和自然法結合起來,即自然實驗法。  

3、臨床法

瓦龍指出,臨床法在處理病態心理的兒童時,可以根據結果來倒推原因;研究病態兒童的某種典型行為。就可能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或機能的發展速度。臨床法有助於診斷髮展不正常的兒童,預料他們能夠適應哪些生活,並且在對正常發展的兒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導上,具有重要意義。  

4、測驗的統計法

瓦龍認為數量上的統計雖然有局限性,但可以運用。在統計任何一個心理特徵的數量時,不要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必須仔細觀察。如果是進行智力測驗,測驗的目的是為了要把兒童智力發展的最高水平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利用統計法來補救測驗法的不足,進行一些核對和校正。在瓦龍看來,測驗和統計法對分析個別心理特徵或許可以作出某些貢獻,但對於綜合地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整體,則是無能為力的。

應當指出,瓦龍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於方法本身,而在於統帥其方法的觀點,即在運用研究方法時,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認識現實的不斷形成的及其變化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客觀現實的本質。因此,瓦龍堅決反對在研究兒童時與其周圍環境相脫離,也反對A.比納制定「發展的階梯」,只從智力和單純數量方面去研究兒童的做法。  

二、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觀點

1、心理、意識。

瓦龍認為,人是一個處在與周圍環境經常相互作用中的積極的活體,不僅是行動的客體,也是行動的主體。他在《心理生活研究概論》一文中寫道:「無論是心理學的或是生物學的事實,都是從活體與其環境的接觸開始。」隨著個體的生長、環境的變化及教育的影響,心理活動根據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被動到主動的順序,有幹什麼地發展起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心理活動不僅顯示著連續的、多層次的、多水平的特性,而且也顯示著一定的結構性和階段性。這是由人與周圍世界的聯繫和關係的多樣性所決定的。心理的特徵似乎是滲透於社會和生物兩者之中,並以一定方式將它們連接、貫穿起來,通過轉化為行為和活動而最終得以實現。所以,研究人的心理,既不能離開環境,尤其是社會環境,又不能脫離機體的生長,也不能忽視心理活動的連續性和整合性。在這幾方面的相互關係中,人的發育成熟往往起著主導作用。  

2、實質。

瓦龍認為,心理發展的實質是一種「內化」的過程。所謂「內化」,是就心理活動所反應的對象說的。最低級的心理活動,例如反射,總是直接地反應外部的刺激,愈是發展了的高級的心理活動,就愈能對內部刺激作出反應。高級心理活動誠然也由外部刺激所引起,但是外部刺激往往先轉化為內部刺激,因而直接反應的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內部刺激。所以,從心理反應的直接對象來說,發展就是向內轉化。

比如,新生兒和嬰兒,他們的心理總是對外界刺激的簡單而直接的反應。隨著他們的生長和周圍環境的影響,隨著生活經驗不斷積累,逐漸形成一些自我的活動,由直接尋外界的反應轉化為隨意反應。此時,他們具有了一定的主動性,逐漸形成一些自我的活動,由直接對外界的反應轉化為隨意反應。此時,他們具有了一定的主動性,逐漸形成一定的能力、情感、意志特點。他們在接受外界刺激後,往往會把這些刺激與自身特點結合起來,轉化為內在的動機世界,然後再作出反應。也就是說,發展的過程,即是逐漸擺脫外在世界的直接影響,建立一個內在動機世界的內化過程。從發展順序上看,嬰兒時期身體現動作發展較快;學前階段語言與感知發展較快;小學階段社交與邏輯思維的發展較快;青春期生殖系統的發展較快。在瓦龍看來,愈是低級的心理活動,愈是直接地反映外部世界;愈是發展到高級的心理活動,愈轉向內化,其內在聯繫愈緊密,完整性愈高。  

3、動力。

瓦龍在闡述心理發展的動力和規律時指出了心理活動中的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問題。他認為,發展不僅僅是心理機能數量的增長,還是質量互變的過程。心理機能數量的變化只是以展的條件,還不是發展的本質。心理的真正發展,有待於心理整體的質變。瓦龍認為,心理發展的動力在於生物因素社會因素的對立統一;對於簡單的、低水平的心理活動來說,主要依靠成熟就可以了,但對於複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來說,學習所起的作用將佔更加主要的地位。

在瓦龍看來,兒童一方面有極其複雜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又有極其分化的生物因不比,這兩方面是對立的。但同時,社會環境只有通過生物因素才能對兒童起作用,而兒童的生物因素又是由於人類長期的社會生活才逐漸形成的。所以生物和社會這兩方面是相互作用著的,這就是兩者的辯證關係。瓦龍還指出:這種對立統一,在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上,呈現出平衡現象。這種平衡不是不再發展,它將被機能的覺醒所打破,從而使兒童的心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應當注意的是,雖然瓦龍認為機能的覺醒和機能的生長決定了心理活動出現的時間順序,但他同時肯定了心理活動的內容是由外在環境決定的。

瓦龍在論述心理發展的動力時,也曾使用了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概念。他所說的內因是包括機體的生長與成熟、興趣和學習的。瓦龍認為機體要進行一個活動還需要有一種力。對一個機體業說,如果力量不充分,活動仍然不能出現。這就要靠主體的興趣來發動力量進行活動,而且經過學習,興趣會得到恢復、保持和再生。瓦龍認為各種心理活動是有區別的,因為它們所涉及的機能的水平是不同的。在淑及低水平的機能時,主要依靠成熟就可以了,愈涉及高水平的機能,愈需要較多的學習。所謂外因,主要是指社會環境。雖然瓦龍很重視內因的作用,但他未忽視過外因。他認為人從出生起就一直是受著環境的影響的。  

4、規律。

瓦龍關於心理發展的規律的思想,歸納起來主要有:(1)心理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如前所述,瓦龍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過程,受著內外因素的制約。他一方面對J.皮亞傑理論中忽視了生物成熟這一內因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批評,同時也批評了那種研究兒童時脫離其周圍環境的錯誤做法。(2)心理的發展表現出一定的連續性、整體性。瓦龍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有它一定的秩序,而且心理機能的發展順序大體上是由機體成熟和機能覺醒來決定的。任何一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其心理活動總是呈現為一定的體系。

心理的發展過程,並不是某些心理活動的簡單發展,而是從一個體系向另一個體系深化,從而體現出發展的整體性。(3)心理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瓦龍認為在兒童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其心理活動具有各自不同質的特點,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  

5、智力的辯證法。

瓦龍認為,智力發展的根本問題就是:(1)智力的兩種形態的「轉化」問題,即從感覺—運動的智力這一形態到言語的智力的另一形態的轉化問題。(2)智力與語言的關係問題。瓦龍指出,智力的兩種形態的轉化問題,乃是由於有新的因素——解剖學的和機能的構造。由於有了這種新的因素,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新的條件,轉化才成為可能。同時,使「轉化」得以進行的還有模仿。模仿保證了兩種智力形態的轉化。模仿有兩個相對立的極:一極是摹寫、複製以及與模型相對立的表象。當轉化有了這個模仿的兩極時,轉化就成為可能的了。但是,如果只把模仿作為是完成智力活動的條件,那麼這個理由也是不充分的。轉化之所以可能,還在於兩種智力的基礎。這兩種智力的共同基礎是空間具有一定的秩序,它不令有運動的一貫性,而且還包含言語的一貫性。對這兩種空間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直觀能力。當人們有了這種一定的直觀能力時,他們的智力形成了。智力的存在和言語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兒童的智力和動物的智力之本質上的不同就在於兒童有言語的活動,而動物則沒有。瓦龍還認為,言語是一種手段,它使得兒童能對知覺的印象加以分類和組織,言語可稱為人的智力活動和發展的條件。

瓦龍最後結論說,如果要給智力下一個定義的話,既不需要用判斷的標準,也不需要用內省的方法,更不必將兒童的行動還原為本能的和習慣的盲目活動。兒童的活動之所以能達到目的,主要就是由於有智力活動的存在。智力是「主觀的諸因素和客觀的諸因素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簡言之,智力就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這就是智力的辯證法。  

6、兒童的年齡分期及特徵。

瓦龍主張按照「兒童時期的年齡」(即兒童的心理年齡)來劃分「兒童的年齡」(即兒童的生長年齡)。雖然情調龍同時也注意到了用心理年齡來劃分兒童發展水平的局限性,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劃分出大致的段落來,因為「無論隨著機能水平而來的進步和形式是怎樣地混雜不清,有些整體總是存在著的,這些整體總是各有其標誌,各有其特殊的方向的,這些整體在兒童的發展中總是一個特別的階段。」

瓦龍將兒童心理的發展水平分為四個時期,即動作的發展時期(出生到3歲)、主觀或個性時期(3~5、6歲)、客觀性時期(5,6~11,12歲)和青少年時期(12,14歲以後)。動作發展時期,也可稱為感覺—運動階段。在這一時期,兒童總是通過不斷的反饋來達到發展的目的。例如,眼睛感知手的運動,覺得有趣,反饋到大腦中,手就繼續運動,以便繼續感知。由於兒童逐漸學會了走路和說話,他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加深了。在主觀或個性時期,為了從難以認識自己的境況中脫離出來,兒童表現出了「時相」。在第一個時相里,交替扮演角色的遊戲開始消失了,兒童開始喜歡自以為是;在第二個時相里,兒童出現了一種新的需要,這就是要顯示自己、要別人承認自己的長處;在第三個時相里,是一個新的轉向的進行。這時,兒童從本身找出來的長處不再能滿足自己了,而是需要用別人的長處來自我裝飾。在客觀性時期,兒童的主要興趣又從自我轉向外界事物,這主要是緣於兒童交往的擴大、學校教育的影響和智力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對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再是主觀、片面、孤立的了,而是形成了客觀的、聯繫的認識體系。在青少年時期,瓦龍認為這時兒童的心理傾向又從外界事物轉到內心世界,從對外在世界的認識轉變到對自我人格的體會,而且與主觀或個性時期相比,在富於主觀的改變這一特點上有了新的發展。

瓦龍在總結他對年齡分期的觀點時認為:兒童心理發展具有連續性、階段性及每一階段的整體性,劃分階段應從整體方面看,而不能僅以心理整體所含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為出發點;發展中的尖銳的轉變,為前後兩階段的分水嶺,即以質變為準。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顯示著各種心理活動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對立,通過轉化,從一個水平進入到較高的新水平。要適當根據生物成熟的觀點,因為在個體發育的最初階段,發展服從於生物的規律性,然而這並不意味沒有社會性的因素的作用,心理發展的源泉主要是機體與環境的對立統一。

瓦龍的階段發展理論,決定了他的兒童教育觀點,主要表現在:(1)瓦龍認為過去的教育主要立足於啟發兒童的智慧、傳授知識,這種做法是把智力的發展孤立起來看待了。現在應當強調兒童的智力發展與整個人格或個性發展以及兒童的社會性的密切關係。(2)瓦龍也注意學校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為學校應當是一個良好的環境,學校的生活制度、課程設置、教材選擇和教學方法等等,都必須適應並促進兒童心理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使兒童在各個方面都能順利發展。 

現代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觀察法、實驗法等以外,又引入了一些現代化手段,如單向玻璃觀察室,顯示刺激的錄音、錄象和電視設備以及電子計算機處理研究資料等。近年來,西方國家在嬰兒心理研究方面取得較大進展,這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採用有一定關係。

中國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雖也涉及很多兒童心理方面的問題,但兒童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中國出現較晚。20世紀初期,開始有人翻譯介紹西方兒童心理學著作,如艾華編譯的《兒童心理學綱要》陳大齊譯的《兒童心理學》等。

中國最早開創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是陳鶴琴,他於1919年留學回國後,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授兒童心理學課程。他的《兒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國第一部兒童心理學教科書。他還用日記法對其子從出生到 三歲進行了長期的觀察,這也是較早的有系統的兒童心理研究工作。

二十世紀30年代,黃翼重複過皮亞傑的實驗,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著有《兒童心理學》、《神仙故事與兒童心理》、《兒童繪畫之心理》等書;還進行了兒童語言發展及兒童性格評定等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兒童心理學取得很大進展。50年代,在蘇聯兒童心理學的影響下,著重探討了兒童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方向問題。60年代,朱智賢編寫的《兒童心理學》一書批判地吸取國內外研究成果,密切聯繫中國的實際,對中國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和教學起了積極作用。

60年代前後,中國兒童心理學除理論方面的探索以外,實驗研究工作也廣泛開展起來。實驗對象,大多集中在幼兒期和童年期的兒童。研究課題以認知發展的研究較多,如學前兒童方向知覺的特點、6~7歲兒童的時間知覺、兒童的色形抽象、學前兒童因果思維的發展、兒童左右概念的發展、4~12歲兒童圖畫認識能力的發展等等。還進行了關於6歲兒童入學問題、兒童道德品質形成問題以及兒童腦電等研究,

二十世紀60年代,中國兒童心理學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兒童心理發展方面,幾乎沒有重視方法學研究。約從70年代後期起,一些學者開始重視,對方法學的研究,並在研究的課題、類型、設計、變數、被試、標準化及具體實驗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兒童心理諮詢

兒童心理常見心理問題有:厭學、做事磨蹭、拖沓、情緒不穩、亂髮脾氣等,兒童心理問題成為家長教育的最大煩惱,兒童心理諮詢能有效解決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提高孩子的自信和情商,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專業的服務機構有:

各級綜合醫院心理科

專業的精神衛生機構

心理醫院

關於「兒童心理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