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辨陰證陽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外科學》 >> 總論 >> 外科診法 >> 辨陰證陽證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目錄

陰陽八綱辨證中的綱領,欲使外科疾病辨證正確,首先必須辨清其陰陽屬性,是陽證,還是陰證,治療上也就不會發生原則性錯誤。《瘍醫大全》說:「凡診視癰疽,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謬,治焉有善。醫道雖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陰陽而已。」茲將辨別陰證、陽證的要點分述於下:

1.發病緩急急性發作的病屬陽;慢性發作的病屬陰。

2.病位深淺病發於皮肉的屬陽;發於筋骨的屬陰。

3.皮膚顏色紅活掀赤的屬陽;紫暗或皮色不變的屬陰。

4.皮膚溫度,灼熱的屬陽;不熱或微熱的屬陰。

5.腫形高度腫脹形勢高起的屬陽;平坦下陷的屬陰。

6.腫脹範圍腫脹局限,根腳收束的屬陽;腫脹範圍不局限,根腳散漫的屬陰。

7.腫塊硬度腫塊軟硬適度,潰後漸消的屬陽;堅硬如石,或柔軟如棉的屬陰。

8.疼痛感覺疼痛比較劇烈的屬陽;不痛、隱痛、酸痛或抽痛的屬陰。

9.膿液稀稠潰後膿液稠厚的屬陽;稀薄或純血水的屬陰。

10.病程長短陽證的病程較短;陰證的病程較長。

11.全身症状陽證初起常伴有形寒發熱口渴納呆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潰後症状逐漸消失;陰證初起一般無明顯症状。釀膿期常有骨蒸潮熱、顴紅,或面色光白、神疲、自汗盜汗等症状,潰膿後更甚。

12.預後順逆陽證易消,易潰,易斂,預後多順(良好):陰證難消,難潰,難斂,預後多逆(不良)。

辨陰證陽證是以類比的方法將常見的一些症状,概括地分別歸納為陰陽兩類,而且大多是以瘡瘍為代表。在辨證過程中,不要拘泥於一點,要進行全面分析。由於每一個病的症状表現複雜,而且病情又在不斷發展和變化,所以一個病所表現的症状,往往是許多症状綜合在一起,因而就不會表現出單純的陽證或陰證,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且疾病的屬陰屬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轉化,有因誤治而陽證轉為陰證的,有初起陽證日久正虛而變為陰證的,亦有因治之得法而陰證變為陽證的。如有頭疽初起本屆陽證,因病處膿血大泄而正虛不復,從而由陽轉陰;反之,因治之得法,經使用補托之法,病邪由里向外,使正氣漸復,陰證又轉為陽證。因此,在辨陰證陽證的過程中,不能被一時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掌握疾病的全部過程,以動態的眼光去辨別病情。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正確的辨證,實施有效的治法。

32 四診應用 | 辨腫、痛、癢、膿、麻木 32
關於「中醫外科學/辨陰證陽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